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六十年代美好生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9

分卷阅读119

    得也不错。听说,还是白家的公子,虽然在圈子里,但主要是唱歌,听说是洁身自好,这还是第一次拍戏。

以前给灵灵介绍的男人,她不是说没有共同语言嘛,我看这个白塘就挺好的。”

当时的她只记得很无语,她母亲现在已经开始乱点鸳鸯谱了。

“mama,我记得听陈家的老三说过,白塘一直在盘山路那块赛车,挺有名气的。”

一句话,就把樟灵母亲心中的想法打消。

那会儿,她二十八岁,正值女人最美好的年龄,事业处于巅峰,能和她打交道的男人非富即贵。

和她谈过恋爱的男人也是无论气质外貌还是身份地位都是男人中的佼佼者。

但她从没把他们带回家里,也从没想过和他们结婚过一辈子,更想过生孩子这种事。

而现在的谢樟灵或者说是谢灵,却甘愿和徐锐结婚,也想过和他孕育孩子。

但是,此时的她真的有些茫然。谢灵覆住男人的手背,摸摸肚子,心情一时复杂。

热门*txt下载

章节目录日常

刘秋苗知道谢灵怀孕的事情后,就显得高兴极了,专门来到她们家里,和谢灵说一些怀孕需要注意的事项。----更新快,无防盗上

虽然老人不会医学常识,但老一辈的经验还是值得借鉴得。

谢灵虽说心里复杂,对于肚子里的孩子有些意料之外,但渐渐的,每次摸肚子的时候,她内心里总是有一股欢喜涌现,让她心软让她感动。

谢灵不再想那些复杂的事情,也没有再钻牛角尖,只享受着现下的生活,平凡而又充实。

因为救了三娃子的事儿,南理生产队的乡亲对谢灵这个大夫信任了很多。

就拿之前谢灵做宣传来说,那会儿谢灵显得兴致盎然,希望改变队里人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可是最后却让她十分失望,因为她讲话全程大部分人都没在听。只是给刘秋苗面子加上好奇医疗合作社而已。

可是后来她成功地治好了溺水的三娃子和后面高烧不退的徐盘根,大家看看没几天就活蹦乱跳的三娃子,一下子就对谢灵这个大夫信任起来。

虽然现在天冷,谢灵又怀孕了,但她还是坚持在医疗合作社待几个小时。

时不时的也有许多人来找谢灵看病,虽然都是小毛病,但那种成功把别人治好的感觉真是好极了。

怀孕待在医疗合作社给人看病这件事,徐锐刚开始不同意,不过让刘秋苗说了一顿。

女人怀孩子不能干重活,但一直待在家里也不好。乡下人怀孕哪有那么娇弱,轻省点的活计干干还挺好的。

不过说是这么说,刘秋苗心里还是担心儿媳妇。正好她也闲着,就经常跟着谢灵来医疗合作社这边。

还别说,医疗合作社这屋子又亮堂,炉子里面生着徐锐专门拿过来的煤炭,暖和的很。

待在这里,一边烤着火,一边跟儿媳妇唠话瞌,再看儿媳妇给人看病。

尤其是这几天待的时间长了,不时地还能帮上儿媳妇的小忙,给人拿个药递个白胶带,过得还挺充实。

这会儿,刘秋苗正按照儿媳妇的嘱咐给一个汉子绑医用绷带,一旁谢灵拿着药水往汉子胳膊上倒。

“哎呀,婶子您这还挺专业的。”汉子穿着破旧的棉衣,坐在屋里的椅子上,脸上留下汗水,不在乎胳膊上的疼痛,反而笑着调侃。----更新快,无防盗上

婆媳两人听了都笑了,刘秋苗更是爽利说道:“那可是,我在这儿都十多天了,可看了不少病人。”说着,又拍拍汉子的另一个胳膊,吓得汉子忙把那只胳膊往后背去。

刘秋苗见他这反应,笑地更大声,说道:“就你这样的,最没出息,磨磨镰刀都能把自己胳膊给划了。”

划了个大口子,来这儿包扎还有闲工夫说笑,看他这架势她还以为他不疼呢。谁知道一摸他另一边就露相了。

一边,谢灵一只手摸摸肚子,随即把一瓶消毒水递给汉子,笑着说道:“刘哥,三天换一次,换两次就好了。”

汉子对着谢灵变得矜持起来,倒不是对谢灵有什么意思。毕竟两人都是结婚了的人,只不过谢灵与队里妇女们不同的气度,让糙汉子有点不自在。

他笑的憨厚,指指手里用塑料瓶子装的消毒水,说道:“弟妹啊,那这我就不用拿了吧,拿了我也不会用,最后都浪费可。”

谢灵心里感到好笑,她捂着嘴,笑着开口说道:“刘哥,那药水不是给你这个胳膊上的,是你另一只胳膊需要用。”

“啊……”汉子闻言惊讶出声,有些茫然。

一旁的刘秋苗也是愣了,她就开开玩笑,随便拍了一下刘义的胳膊,可听谢灵的意思,这胳膊还有问题了?

面对两人好奇疑惑的眼神,谢灵严肃开口:“刘哥,你这不是第一次被镰刀划到胳膊了吧?刚才我看你两个胳膊的时候,左边的胳膊看着没事,但还是有以前划过的红痕。

现在看着有些发炎了,虽然不用包扎了,但你每天晚上洗干净胳膊,拿着棉棒让嫂子给你上点药水。”

汉子虽然认真听着谢灵的话,但神色见还是不以为然。

谢灵怕的就是她们这个态度,大毛病都是小毛病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刘义这看似不严重,但真要闷得时间长了,以后中年这胳膊他就别想再干活了。

现在乡下人为啥普遍到了四五十就老得非常快,还不是因为这些小问题。

以前没条件就不说什么,可现在有条件了,他们还不利用就让谢灵看不过去了。

再说这医疗合作社,谢灵现在深刻体会到了举办它的意义。

在医院只进行短期培训,回来就当医生。她们这些算赤脚医生,不是正常编制还是农民,还拿工分,掌握一些卫生常识,没有多少医疗技术。

而生产队的人,每人一年3元钱,大队、生产队、个人分担的合作医疗制度,社员看病每次只花几分钱,如果病重看不好,再协商转到公社医院。

短短不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