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六十年代美好生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4

分卷阅读74

    奶吗?她们走了吗?”秋阳性子敏感,比秋月更加懂事,问的是这个。

而秋月最喜欢表现自己,首先说的是:“小姨,我和jiejie把厨房收拾干净了。就是那些rou好可惜,地上都是土,rou都沾了灰,还被奶踩了好多脚。我和jiejie看了,不能再吃了。所以,我们就把它扫了。jiejie扫地,我负责拿灰兜。”

面对两人截然不同的性子,谢灵并不打算干涉,只会在必要的时候加以引导,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谢灵一左一右拉着两人,离开厨房,一边说道:“奶觉得自己今天做得不对,比较羞愧,所以回自己家去了。秋阳秋月主动帮小姨收拾厨房,还收拾得那么干净,真的好棒!”

“小姨,大人也会做错事?”

“当然,不止奶,小姨也会做错。但错了的时候,要及时止损。不要学你们奶奶,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所以,我不能向奶学习,是吗,小姨?”

“对。”

“这两个成语我知道,小姨早就给我们讲过了。”

“秋月记性真好。”

下午,李顺他们几个才回到谢家沟,同去的人脸上都挂着笑,笑得像开花似的。

惹得猪场里的几个人好奇不已,“怎么样,猪体重多少斤?”

以她们原先的猜测,每头猪怎么也得一百三四吧!

可是几个女的说了这个数字,几个男的一脸鄙视,这表现,李桂香她们几个心里反而一乐,不禁说道:“一百五?”

原跃进也在一旁,在李顺他们刚入村口的时候,他就等着几人。也知道了猪的体重,他心里同样高兴,但实在见不得几个人的得瑟样,说道:“这哪能猜个准,别猜了,我告诉你们。一个一百九十五斤,一个二百零一斤。”

“啊,这么多?”李桂香惊呼,她们养的猪,虽然肥壮,但不至于夸张。没想到竟然有小二百斤了。

李顺这会儿神气的很,像是还沉浸在刚才的骄傲与喜悦中,背着手,扬起头,说道:“我刚开始也没想到有这么多,那记录员见我疑惑,态度挺好,还亲自给我解释说。咱们生产队那两头猪肥,但更多的是健壮,身子高。实际重量要比看起来重。

而且啊,毛色亮,皮肤可比其它猪光滑好多了,看着就有精神头。

所以,咱们的猪不仅重,还是少见的一级品质。”

等他说完,完全不等李桂香她们反应,另一个同去的男的接着说道:“咱们的猪被称完之后,不仅其他生产队的人在看,就连副食站的站长也出现了。

还十分亲切的问候了我们,说我们养的好。还问我们怎么养的。”

“那你们说了没有?”李桂香几个被他代入那个场景,不禁好奇的问他。

男的撇撇嘴:“我们傻啊,这咋能随便告诉他们。”

李桂香几个十分赞同地点头,她们辛苦养出来的。虽然有谢灵的建议,但具体方法cao作都是她们和谢灵一点一点琢磨出来的。哪能他们随口一说,自己就巴巴地送上去。

原跃进在一旁翻了白眼,这几个人刚就在村口跟他说过一遍了。

炫耀的东西没啥说头,至于这养猪诀窍,也容后再说。

暂且就说那站长,看了秤,再仔细观察那两头猪。

当时他那眼睛直盯着两头猪,俩眼珠子一转不转。手还一边摸着猪的脖子和大腿,眯着眼,那表情不要太猥琐。

当时,李顺还以为他抽了呢!

谁知道没过一会儿,那站长就当场决定两头猪的命运,交给县副食站一头,一头留在公社专门挂牌卖。

说是,往年的猪都太瘦了,大家买到的不是瘦rou就是骨头,难得遇到这么肥壮可口的猪,想让公社里的人饱饱口福。

见自家生产队的猪这么受到重用,李顺他们高兴得很。

随后几天,谢家沟生产队的猪果然在供销社挂上了。

供销社门口还专门挂着牌牌,写着谢家沟生产队一级猪rou供应。

一级品在公社可是少见,不过一天,就卖疯了。要不是因为大家的票证有限,可能维持不到一个小时。不过就这儿,也难买得跟。

那些人买了之后,接着便问售货员,明天有没有一级品的供应,有的话还想买。

总之,公社难得的一级猪rou短短几天就被消化掉,与此同时,谢家沟生产队也出名了。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原跃进哼着红/歌,骑着自行车进了生产队。

回到家,把自行车搁下,转身离开家往李顺家的方向走去。等原跃进到李家的时候,李顺正坐在堂屋的木椅上吸烟。

“呦,老李,你今儿舍得啊!这还抽上大前门了。”原跃进调侃道。

李顺烟瘾大,但抽了一辈子叶子烟,舍不得换好烟。大前门不算高档烟,八分一盒,但也不算便宜。

李顺摆摆手,示意他坐下,然后才说道:“我这是因为高兴。”

说着,吸口烟,继续:“还记得前些年大饥/荒,地里旱得收不了多少粮食,就吃野菜、挖树皮。

过了几个月,无树可剥了,大多部分人就吃白泥(观音土),那是以前地主老爷们做瓷器用的,却被咱们用来饱腹。即便是死,都要做个饱死鬼。而少部分老人,则是走入大山。

我记得,62年那会儿,我爹59岁。人都是59过大寿,吃白面条。我爹则是为了省下粮食,下午自己进了后山深处,再也没有下来。”

原跃进一顿,心里叹息,嘴上却是开口说道:“这些都过去了,咱们要往前看呀!”

“是啊,往前看。”李顺喃喃自语。随即振作精神说道:“现在咱们生产队越过越好喽。”我这心啊,就安稳了。

李顺恢复平时的严肃,看向原跃进,问道:“你今儿来找我干啥来了?”

原跃进哈哈一笑,说起事情:“一会儿你跟我去公社,公社领导说是有事要说。顺便,咱们两个把建小学的问题给解决了。”

李顺虽然性子古板,但对生产队一心一意,真正为队员考虑。

不过,就是在上学问题上和原跃进各有不同的立场。

他认为,作为一个农民,种地才是主要的,至于文化方面,只要能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