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耽美小说 - 有迹可循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

分卷阅读7

    直玩着手机。林渝遥随意瞟了两眼,发现他在刷微博。

顾寻有个小号,专门用来刷圈内八卦,碰到有意思的黑料还会点个赞。

顾寻似乎察觉到他在往这边看,特意向林渝遥那边倾斜了手机屏幕,顺便点赞了一条微博。是个营销号发的,黑前几天林渝遥在红毯上的礼服风格。

幼稚。林渝遥转开眼睛。

陈学民今天六十又三,头发未染,已经可见丝丝缕缕的白发。

两人上前和他拥抱,而后坐下寒暄。

“陈导什么时候回国的?都没听到风声,我跟顾寻应该早早去拜访你的。”林渝遥抬手给陈学民倒了杯茶。

陈学民啜了口茶水,道:“你们都忙,犯不着麻烦。剧本看了吗?”

“看了,很有意思。”顾寻说。

“演不演要凭自己的意思,不用看在我的面子强迫自己,特别是顾寻,刚拿了影帝,正是最具话题性的时期,我请你来,也是占了份便宜。”陈学民开门见山。

林渝遥说:“能再拍陈导的电影,自荐都来不及。”

陈学民被他这句话逗乐了,笑得眼角的皱纹全数挤成一团,忽而又平展下来,语气变得低沉沧桑:“这几年养花弄草悠闲惯了,很久没拍片子,就怕手生,也怕观众不肯接受我这样‘不正确‘的人拍的电影。”

“观众忘性大,您看我和顾寻,当初被骂的那么惨,后来不也被接受了吗。”林渝遥安慰他。

陈学民笑了,说:“但愿吧。”

林渝遥看着他隐约的白发和脸上细密的皱纹,感慨万千。这样一位优秀而执着于电影的导演,一生注重名声,然而年过花甲,却晚节不保,被大众逼到这等地步。

上映的第二年,可谓是多事之秋。一部戏的导演、主演和重要配角,全都栽进了深坑里。

顾寻和林渝遥的同性恋情曝光,一时间面对了诸多恶意的辱骂,甚至有些恐同人士恶劣到对他们进行实质性的人身伤害。

而陈学民亦遭遇了人生低谷,因某些敏感的立场问题,被大众口诛笔伐到躲去国外,可事实是,那所谓的错误立场只是有心人扑过来的脏水。

在网络化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用言语冒犯、攻击他人似乎变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平常事,这些人自认为站在道德高地,认为顶着言论自由的保护盾,就可以逃避被追责。

讽刺的是,林渝遥记得当年的剧本里有一段话是这样的——

民众之口舌即为利剑,以为不过随口一说,却直接判定出了个莫须有的罪名,扣到了无辜者的头上。

因为毁损的是非己利益,因为不是直接把刀捅进别人胸口,所以永远无法意识到自己其实形如刽子手。

而这些被几张嘴皮、几杆子笔就能糊弄住跟着风的大众,全都当得起一个“愚”字。

第8章

往事被回忆起总会引来沉默,三个人没再说话,安静的喝茶,窗外阳光照射进来,笼罩出一份安静氛围。

陈学民的杯子空了,顾寻立刻伸手补上。

“还是这里的茶味道好,虽然茶叶、泡法都是一样的,不过在美国那几年,总是觉得味道差了一点,喝不惯。”陈学民啜了口茶,感叹道。

顾寻:“我前几个月换了个新咖啡机,也是这样,总感觉味道不对。”

林渝遥闻言立刻偏头看了过去,顾寻冲他笑了一下,寓意不明。

陈学民倒是未发现这话里有什么玄机,说:“你们年轻人啊,平时咖啡喝太多了……我看渝遥今天脸色就不太好,是不是最近行程排的太满了?”

“在拍姜钰导演的,大夜戏比较多。”林渝遥如实告知。

陈学民摇了摇头:“太贪图眼前那点利益了。不过你也该多往电影方面发展了。”

“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林渝遥低头摩挲着杯壁,神色难辨。

“那不如就借我这部片子多学学,郑海这个角色怎么样?”陈学民语带笑意的问道。

林渝遥和顾寻都猛地抬头望他。

陈学民的新电影是部现代片,时间线放在了2002年,讲述职业替身郑海和模仿歌手伊尚希混迹于娱乐圈的故事。

剧本他们都看过,所以非常清楚郑海是这部戏的男主。而现在陈学民竟要把这个角色钦定给林渝遥。

“陈导,是不是……”林渝遥不可置信。

话未说完,陈学民就抬手做了个打断的姿势,示意他先闭嘴。

“你这几年参演的片子我都看过,郑海这个角色我比较属意你。”

这简直是始料未及的突变。林渝遥下意识去看旁边的顾寻,对方脸色果然很不好。

陈学民显然也注意到了这点,坏心眼的挖苦他:“怎么了顾寻?不愿意给渝遥做配?”

陈学民不知道他们已经分手,说这话时满是调侃。

顾寻变脸如翻书,快速的扯出了个笑容,手搭上林渝遥的肩膀,装出一副亲密姿态:“没有,就是让我演个给渝遥端茶递水的小厮都可以,我平常在家就是这种角色,是吧?”说到最后两个字时,他看向了林渝遥,寻求答案。

林渝遥陪他做戏,点了点头。

然而这话自然是不能信的。不过林渝遥脑海中不禁浮现了顾寻低眉顺眼给他倒茶的模样,倒是别有一番趣味。

陈学民年纪一大把,还要被迫看他俩秀恩爱,不禁哎哎叫了两声。

“这用你们现在年轻人的话来说,叫什么?闪瞎了眼。”

此话一出,引来一阵笑声。

过后,陈学民又面色严肃道:“不过顾寻,你放心吧。编剧跟我说好了,要是你能接下伊尚希这个角色,他会修改剧本,把这戏变成双男主。”

顾寻愣了一瞬,说:“没必要吧,太麻烦了。”

陈学民摆了摆手:“这是编剧她自己的意思,我也赞同。让你俩来演双男主戏,是个很大的看点。”

看上去似乎是陈学民给了个甜枣,但同时又让顾寻多了个不能拒绝的理由。

顾寻看过剧本后,其实本意是不太想接的,剧本写的普通,哪怕陈学民再会拍,估计都无法起死回生。

缺乏剧本的挑选眼光和独自创造能力,这是陈学民当导演这么多年来最大的弊端。当年那部是沾了原作的光,才能一举成为经典,亦是如此。而期间种种扑街的作品,败笔都在剧本上。

老实说,顾寻不认为这样一个“职业替身和模仿歌手携手闯荡娱乐圈”的本子,能拍出什么奖项和经典来。

可陈学民现在给了他压力,顾寻不得不考虑接下这个戏。这些老一派的人精,嘴上说着“不强求”“不用看我的面子”,本质却都是利益至上的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