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耽美小说 - 无题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3

分卷阅读43

    出家。但是整晚失眠以后,我尝试了很多办法,学了很多新的东西,也开始学佛。决意修行,于是吃长斋,戒酒布施,为修他在人世间的平安喜乐,祈祷他心愿得偿,既然他想要正常的生活。但其实我不知道有我这样默默地爱着他,至死不渝,他到底能不能平安喜乐,因为每一分欢愉都是要用血与泪的代价来换取的。”赵如磨说得这样认真,老残知道他的话半点折扣也不打,但是,这样的情意,毕竟世间罕见不是?

“其实后来想想,卫微他也没什么好,资质有限。然而我在与卫微结识的前十五年,从没有人这样待过我,我一时会错了意,也是有的。卫微那时候不过是个半大的孩子,哪里有什么主见?不过是我说他应了。但之后,后悔就晚了。后来,我读程子的书,程子说,心上不可附着一物。为的是心上但有什么时刻不忘,便损了致知的学力。那时候我便知道自己不过俗世中一庸人罢了,到底不能破除这贪嗔痴怨与颠倒梦想。”

老残了然,问:“既然你们能够重逢,卫微这些年身边也没有旁人,这难道不是天意吗?”

“的确是天意。如果我没有来,微微可要怎么办呢?当年他对我的心以及我对他的心都是真的,便是让我亲眼瞧见了他有难,怎能不帮?再说其实知道此刻我心里也见不得他受一点委屈。”赵如磨见老残满怀希冀,知道他希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你看他此刻做出旧情难忘的样子,其实他人怎知真假?人有时候遇到情伤,总是想着换一个人就好了,但其实不是,人与人都是一样的。再说便是真的,又如何?”现在他对我的心没有当初的一半真。再看看他在爱我的时候都做了什么!

老残又问:“若是此间事了,发现只是虚惊一场,你有什么打算?”

赵如磨嘴角浮起一个虚弱的微笑:“也许削发为僧,常伴青灯古佛吧。”

二人沉默下来,老残知道,这样幽深隐蔽的情感纠葛,赵如磨说的不是全部。最后说了一句,“卫老爷子的身子骨自上次进了监牢之后便一直不太好,你说的我都知道了,但此刻还不是时候。”

第二天一早,赵如磨起了一个大早,收拾了东西,一个人慢慢往县衙走去。路上一个行人也没,四处寂静得很,只有远处的吆喝着、偶尔的犬吠声以及脚下沙沙的踏雪声,走到一半碰到了卫微。

赵如磨遥远地看到了卫微,不吱声,也不停顿,继续往前走?微微看到了赵如磨,也不打招呼,脚下不停,眼珠不错地盯着赵如磨。直到两人即将擦肩而过时,卫微才回旋身子,调转方向,跟着赵如磨往前走去。

赵如磨似乎听到了身后的动静,但是没有回头。卫微落后赵如磨半步,不紧不慢地跟着,不知道自己要走向何方,只是一个劲地盯着赵如磨的侧脸。他看得太用力,以至于分不出精神头注意脚下的路,脚底差点踩空了也不知道,亏得赵如磨突然伸手扶了一把才不至于摔倒。

卫微盯着赵如磨因为回身伸手而转过来的脸,惊奇地发现:赵如磨脸上长年不变惨淡的笑脸已经卸下,此刻正对着他的是一张平淡无波严肃的脸。也许是因为天寒,也许是因为清晨,也许是因为无人,卫微心里想:他总算收起了那副人见了惨淡的笑容,因为那样虚假的笑容挂在脸上配着那一双悲伤的眼睛,让人一看生出一股错愕与怜悯之情。此刻面前这张脸虽然不笑,至少是真实的,仿佛回到了南山,那时候他就是一自己喜爱的古板严肃的少年。

赵如磨扶了卫微一把,也不说话,见他站稳了继续往前走去,只是放慢了脚步,不时回头看卫微一眼。因为卫微大概在落后半步的位置上,赵如磨每次回头看脖子都要扭好大的幅度,不禁皱了眉头。微微见状赶紧往前迈了一大步,与赵如磨并肩而行。

两人就这样时不时看看对方,慢慢的走着,也不说话。四处静寂无声,没有行人,连吆喝与狗吠声都远了,入耳的只有脚下沙沙的踏雪声。周围白茫茫一片,让人生出一股天地间只余两人的错愕之感。卫微心里想:果然如此,原先我就想着,下雪天与你走在路上,是极好的,即使不说话也行。之前没有机会验证,今日有幸体验一番,果然如此。一时又陷入回忆中,不能自拔。

两人这样走了一段,眼看着县衙出现在视野里。卫微停住了脚步,看着赵如磨步伐稳当,头也不回,朝着县衙的方向越走越远。雪花纷纷扬扬洒落在他的肩上,大风吹打着他的衣袂纷飞。

门子见到赵如磨,打了招呼,见到他身后驻足凝望的人影,多嘴说了一句:“怎么,天下这样大的雪,卫少不一块儿进来躲躲风?”

“你能看到他?”

有那么一瞬,赵如磨诧异的神情让门子以为自己见到了鬼。

聊斋小剧场1

赵家郎君来到京郊别院的时候,刚好二十五岁半。

二十五岁半有时候就是人生的一半,而他的确在这时候做了许多重要的事,比如说爱过一个人,被家人反对。和家里安排的姑娘定了亲,又中途变卦。最终被赵家扫地出门,来到别院居住。

他来的时候冷冷清清,没有人相送。东西也少,只带了一个包袱,几本书。他自己心里清楚,父亲对他寄予厚望,因为他是赵家这一辈唯一的男丁了。父亲心里疼他,遣他来别院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劝说?只希望他能回心转意。没有家族的栽培,不会有他的今日,他如今愧对家族的栽培。但是为了不负此心,家族与父亲的期望只能辜负了。

京郊别院是赵家的一处产业,赵家家大业大,奈何人丁不旺,大房在京师,别的几房遍布各地。赵家在各处都有许多产业,平常只余一个老妈子看着。京郊别院就是这样一处所在,位置偏僻,平常少有人来,只有一个天聋地哑的老头看着。

赵家郎君到的时候,看到树木参天,郁郁青青,别院内还有一大片竹林,起风时竹叶刷刷作响,夜里听了怪寒碜人的。来时便有人说,这别院太幽静,竟像一处没人的所在,他也不在意,只说要的就是幽静。真见了这么荒凉的地,还真是有些被惊到了。当然也有人说这院子之所以没有人住,是因为闹鬼,他是个百无禁忌的,不过一笑置之,并不相信。

一开始住下还不习惯,当然,并不是生活有什么不便利。别院虽然偏远,周围数里没有人家,但有一条官道,每一天都有送来新鲜出炉瓜果与食材,再由老头烹饪。院子是老式的的结构,看样子修了有些年头了,但是还能住人。他有时候觉得比在家中时还自得些,唯一的坏处是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