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耽美小说 - 无题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9

分卷阅读19

    的值当。”

曹溪被呛得不轻,似有动怒,刘氏却抢在他之前开口说:“说起舒心如意,大人这话却不好回答。所谓的舒心如意有什么标准吗?对我们这般的妇人来说,每天三餐温饱,不用日日赶针线便算是称心如意了吧?但是对许卫氏来说,她衣食无忧,什么样的日子才会称心如意呢?”赵如磨听到这话笑了起来,这刘氏看起来文弱,说话倒是有板有眼,兼着绵里带刺,倒是一位妇人中难得一见的人物。

刘氏看起来还要说些什么,曹溪一拍惊堂木,截断她道:“够了!你可以下去了。”刘氏福了福身缓缓告退,退下时赢得了外面围观民众的满堂喝彩。

曹溪颇难为情地看看赵如磨,似是为堂前民众喝倒彩而难堪,赵如磨安抚性地一笑,示意无碍。于是继续传唤下一位证人。

第15章

曹溪颇难为情地看看赵如磨,似是为堂前民众喝倒彩而难堪,赵如磨安抚性地一笑,示意无碍。于是继续传唤下一位证人。

下一位证人是许卫氏的奶娘,同样的流程,曹溪问:“堂下何人?”那奶娘答道:“回县太爷的话,民妇是卫府的奶娘蒋林氏。卫家大小姐,大少爷都是我奶大的。卫家大小姐也就是嫁入许家的许卫氏。”

曹溪问:“许家纵火案无人生还,你既还健在,可见你案发当晚不在许府。那么,你作为许卫氏陪嫁的奶娘,当日在哪里?又知道些什么?”

奶娘回答:“县太爷误会了,民妇虽然是许卫氏的奶娘,大小姐出嫁时却未一同进入许府。所以案发当日民妇不在许府,而在卫家。”

曹溪见这妇人一问三不知,气得一时不知道问什么,这时邢师爷俯下身耳语几句,曹溪又问:“那么,便将你将知晓的说出来吧。比如许卫氏和许大少感情如何?又是如何结识的?”

奶娘回答:“大小姐与姑爷的感情自是好的,虽然我未能一同进入许府,不知道他们过得怎么样。但是大小姐是我自小看大的,大小姐这人自小温柔贞静,人又长得俊俏,性子又好。任谁娶了她,都是修了八辈子的福,怎么会对她不好?”又是一个公堂胡言的妇人,曹溪已经懒怠作声,邢师爷替他喝道:“那妇人,说重点。”

赵如磨看到情势不对,卫老爷面色铁青,不断咳嗽,民众倒是对这段八卦听的津津有趣,于是招人让邢师爷过来,问:“还有多少证人是和许卫氏相关的?”

邢师爷自得道:“还有许卫氏南山闺塾的同窗,平日里与许卫氏走得近的街坊,她与许少相识那庙的庙祝……”

赵如磨了然,截断邢师爷的话,说:“你去和曹大人说,就说是我的意思,与许卫氏相关的证人先不用上堂了。案件未有定论之前却在大庭广众之下谈论一个妇道人家的阴私,世人会怎么说曹大人呢?仁者爱人,才是为官之道。即使许卫氏有嫌疑,也应在保密的环境下听取证人证词。让与许卫氏有关的证人候着,先听听案发当时在场人的供词、仵作的结论,审些与纵火案有关的证人!”说完以手覆额,似不耐烦再听下去。

邢师爷退到曹溪身边小声说话,曹溪听完往赵如磨这边看看,点头示意。

另一边审问在继续,奶娘说:“说起来我家小姐和姑爷的姻缘,没人比我知道的更清楚了。虽然已经是十数年前的事情了,但是在我看来,仍然清晰得如在昨日。十多年前,小姐从学院归来,待字闺中,媒人踏破了家门,老爷因心疼小姐,都没有应。之后,小姐带着我、贴身丫鬟和几个家丁去了馒头庙上香还愿,却不想在回来途中遇到了劫匪。那时情况危急,敌人越挫越勇,我们带的家丁且战且退,就快支撑不住。就在这时,只见混乱中突然冲出一支队伍,以一位白衣男子领头,帮我们打退了劫匪,这人正是许家大少爷。原来许家大少爷陪着老夫人也在馒头庙上香,路遇劫匪自然义不容辞。此事过后,许少便是我家的救命恩人,老爷知道了以后自然万分感谢。但更为重要的是,许少在混乱中看到我们小姐的美貌,一见钟情。而我们小姐对她的救命恩人也安生情愫。两家又门当户对,不久就成就了好事。当年我们小姐成亲的时候轰动全城,十里红妆,老爷也给小姐千亩良田、多家铺面做嫁妆,没有哪家姑娘出嫁时有我们小姐气派体面。本来我也是要跟这一块儿去许府的,可是民妇当家的在卫家当差,几个小子给少爷当贴身随从。小姐心善,不忍见我们一家骨rou分离的,便让我留在卫家。之后我对小姐的近况就不太清楚了,但是我家小姐那么心善的人,肯定会受菩萨保佑。谁知竟然传来噩耗,县太爷您一定要给我们家小姐做主呀!”说完拿出手绢抹抹眼泪,看得出来是极为伤心的。这么一个集才子佳人、英雄救美、红颜薄命于一身的故事,众人也都听得意犹未尽。

曹溪挥手让奶娘下去,采纳赵如磨的建议,传了打更人上堂,问:“重阳那天,你打更时路过许府发现了灾情,正是你的大声吆喝通知了更多的街坊参加了救火。所以你可谓是纵火案的见证人,说一说那一日的情况。”

更夫回答:“回县太爷的话,小人自从在河间接了打更的活计,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从未出错。这些年河间夜间发生的大事,有的小的有所耳闻,有的更是亲历。就说这许家走水的事,小的便有幸参与,可惜在火场中一个都没能救出来,现在想来还十分哀痛。那一日我和别的日子一样,因为是节气,所以格外小心些,想着小人每日高呼‘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不过被当成耳旁风,若是但凡小心些,也不会酿成这么多人间惨剧。”说完叹了一口气。

接着说:“小人初更时分便从家里出发,沿着清河路往绕城走,街上张灯结彩好不热闹,百姓安居乐业,也都是县太爷的功劳,到了二更时分行人渐渐散了。小人到了三更时分才走到许府附近状元巷,也没什么异常。接近许府二门的时候,小人突然发现,眼前似有火光。本以为是府上的灯光,可是还夹杂着‘噼噼啪啪’的声音。小人定神一看,果然是府内着了火。这时有街坊邻居听到声音不对的,也出来查看,和小人一起大喊:‘走水了!’虽然大伙儿一起扑救,可是火势太大了,不一会儿就燃了起来。从自家接的水一盆一盆地往火里泼,没用。有几个年轻大胆的裹了湿棉被也冲不进去。只得眼睁睁地看着一座百年老宅化为灰烬。里面的人似乎睡得沉,一个都没逃出来。后来的事情大人都知道了。”

接着传唤的一同救火的街坊和更夫说的都差不多。曹溪问:“许家口碑如何?在河间有没有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