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老身聊发少年狂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72

分卷阅读472

    去。

为首的少年并没有停下来谢过他的座,也不觉得他在这里等有什么不对。倒是后面几个小少年都向他不好意思的拱了拱手。

什么人,天生就是天之骄子,人人都要向他低头?

什么人,已经习惯了别人的退让,完全不在意别人在想什么?

什么人,出门会带着这么多护卫?

他瞪大了眼,猛地扭头向李锐看去。

他大可不必这样委曲求全的。

李锐似是察觉了刘鸿渐的目光,走出门之前回头看了他一眼。

刘鸿渐对他笑了笑,做了一个揖。

那口型是:

——“谢啦。”

谢啦,让我没有丢更大的脸。

谢啦,让我没给家里惹祸。

李锐似是理解了刘鸿渐谢他什么,笑着摆了摆手,对他颔了颔首出去了。

那一刻,李锐心情大好,觉得似乎有什么固执已久的郁气终于散开。

连天上的明月,都更亮了几分。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纨绔子弟要是真心和你交好,也是最重义气之人。

小剧场:

算了,谁叫他们中原地大物博,四方都羡艳呢。

胡人:中原钱多,人傻,速来!

☆、第177章李铭倒霉

李锐是在当了大皇子的伴读之后,才理解到他们这样人家的孩子,是不可能过着真的随心所欲的生活的。

仇牧心眼小,但却从来不敢对着大皇子使小脾气;

秦斌不耐烦读书,可授课的学士只要一说大皇子御人不力,他就会默默咬牙把功课再做上几回,做到学士满意为止;

熊平是宗室子弟,总是借着自己的身份和好人缘与其他两位皇子的伴读交好关系;

而他,也在日复一日的宫廷生活中学会了什么时候该审时度势、什么时候该先声夺人。

这实在是一件很残酷的事,皇宫像一个无形的大筛子,让他们所有人学会了把自己筛上一遍,提前学会了“为臣之道”是什么。

臣服,是他们首先学会的东西。

也许这才是先皇和陛下一直推崇“伴读”的原因。希望加深未来君臣间的感情维系也许是一方面的因素,但作为大楚执牛耳者的家族们的嫡子嫡孙,先让他们自己给自己打上“臣服”的烙印,以后反抗的可能就会小的多。

李锐其实并没有想那么多,在长久的成长过程中,他已经习惯了委屈自己,顾全大局。

他也许永远做不到楚应元那般以死相破不受束缚,也做不到齐邵那般笑着承受在束缚中重新寻找未来,但这并不影响他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想要的生活,就是所有他关心的人都能幸福的生活。

从刚才经历的事情中,他感受到退一步未必就是不能忍受。

有些事情,并不是必须要争个你死我活的事情。赢了面子,失了心情,到底赢或没赢,谁也不得而知。

相反的,他退让了,得到了刘鸿渐的一个笑容,一句道谢,似乎收获的比面子更多。

像楚应元那样的人还是很少的。大部分官宦子弟,还是像他,像刘鸿渐这样,一举一动都考虑着家族的影响,一举一动都要前后思考太多。

不是他错了,也不是楚应元错了,而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他们都要跟着大局而动。

所以,长期以来困扰着他的问题,突然不再是个问题。

十四岁的李锐在思考着青春期少年都会思考的“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的问题,而他的弟弟李铭则是被孙燕妮的话逗得前俯后仰,笑的连平日的礼仪斯文全不见了。

“孙家meimei,你可真逗。”李铭擦了擦笑出来的眼泪,“你娘后来怎么说?”

“可不是呢。我才八岁,为什么要学中馈啊?我手都被切破了,我娘一点都不关心我疼不疼,反倒笑话我,问我是不是在滴血认亲……”

“噗!”

“噗!”

“我才不是猪呢!我要是猪,我爹我娘就都是猪了!”

“哎哟我的肚子!”李铭实在是笑的不行了,路上的行人看他都像在看傻子。“你应该常和我哥哥说说笑话,他如今就知道凶人。”

“我哪里在说笑话嘛!”孙燕妮实在不知道为什么每个人和她说话说到后来都会笑,人家明明是在很认真的抱怨好不好!

“好了,好了,不是笑话,不是笑话。”

“……万宁!万宁!”一旁还在跟着笑的李钊突然看到了人群中穿着一身红色衣裙的万宁,掩不住兴奋之情踮起脚来挥舞着手臂。

“在这里,在这里呢!”

李钊一声大叫,这才让两个孩子忽然晃过神来。

“咦,都走到这里了?”

“哇,好大的戏台!”李铭被面前高达数丈的戏台吓了一跳。上次灯节放孔明灯的“放灯台”还没有它一半高。

万宁和家人站在前排等着自家表哥,并没有听到李钊的声音,但她身边的护卫听到了后面有个小孩子在喊他们家县主,于是和自家县主通报了一声。

她笑着盈盈转身回望,一身石榴裙猛然间像是开了花似的飞舞了起来,直直地撞入了李钊的心间。

她抬起手,也朝着李钊摇了摇。

灯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钊哥,你怎么了?万宁县主叫我们过去呢。”李铭一头雾水的看着堂兄呆傻的站在那里,轻轻一推……

李钊摔了个大马趴。

“我不是故意的……”

“哎哟我的天啊!”

李钊满脸“天啊她没看见吧”的表情飞速的爬了起来,却发现万宁眼睛已经眯成了弯弯的月牙,顿时一张脸的颜色比那戏台的柱子还要红上几分。

李铭推搡着满脸羞窘的李钊往那台前而去,自然有在舞台下招呼的汉人小厮热情的迎着他们往前走。

待到了万宁旁边,万宁让下人给了那小厮一个桌子数个位子的票,就算是替李钊李铭等人付过了钱,让他不必跟着伺候了。

“万宁县主金安。”孙燕妮见过万宁几次,知道她是皇室中人,不敢怠慢。

这一下,李钊和李铭愣了半天,不知道是该跟着行礼,还是和平日里一般当做熟人对待就好。

万宁搀起了燕娘,笑嘻嘻地说:“这位是孙家的meimei燕娘吧?我还记得你呢,一天到晚都在笑,一眼就认出来了。我比你大不了几岁,你喊我万宁jiejie就好。”

这是平辈论交,不拘身份的意思了。

“谢谢万宁jiejie。”孙燕娘也不喜欢对人福来福去的,但是她娘严厉,她从小礼数周全惯了,一时条件反射,礼多人不怪先。

李铭和李钊总算松了口气,所有人都欢声笑语的在万宁身边坐下,这前排一张大桌能坐四五个人,每张桌子之间都有两米远的距离,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