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宠妃养成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3

分卷阅读73

    桌的菜要高出几个档次。

帝后举杯,“儿臣祝愿母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各位亲王宗室也都纷纷举杯,起身祝贺:“祝愿太后凤体康健,千岁千千岁。”

“好好好。”太后喜上眉梢,环视一圈殿内,“哀家今日很高兴,皇帝孝心一片,如此隆重其事,邀请诸位入宫为哀家贺寿,是哀家之福份。都别拘着,开席吧。”

喝完酒,大家按序坐下,旁边有宫婢帮着执著布菜。

从回来她就发现,旁边的柳玉宛好像心情不太好,脸前那么多好吃的,也没动几筷子。

不过那是人家的事,她可管不了,顾住自己就好。

琉月坐在椅子上,背脊挺直,小口小口的吃菜,只挑那种小块或者软烂的食物吃,比如香菇菜心和红烧狮子头。

需要下嘴啃,还要吐骨头的,比如鱼块、整鸡整鸭之类的,吃相不好看,她只是看上两眼,不会下筷子。

正吃着,她眼角的余光瞥见前边王爷不知和宫女说了什么,说完之后,那个宫女悄悄给她端来一盘,剔去骨头,而且切成小块的,烤羊腿rou。

鲜嫩浓郁的rou香味直往她鼻孔里蹿。

看了旁边的柳玉宛一眼,她依然是呆愣愣的,眼神没有焦距地看向某一处,应该没有留意到王爷给她送羊rou的事。

琉月夹了一块羊rou塞进嘴巴里,心里又给萧煊加了几分。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一则不好的新闻,特别难受,大家以后出行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

尤其是女孩子夜里不要独自出去,有事非要出去的话,记得找人陪伴,安全第一。

洗洗睡啦,大家晚安好梦。

第五十三章

用过午膳,太后由皇后亲自伺候漱过口,满意笑道:“哀家上了年纪,午后不睡上一会儿,浑身不得劲。”

皇后殷勤道:“臣妾扶您回寝殿,伺候您歇晌。”

太后点头赞许:“皇后孝心有加,那就走吧。哀家歇息好了,再过来,与小辈们说话解闷。”

“是。”皇后搀扶着太后,往寝殿的方向去了。

皇帝去御书房处理政务,皇子和大臣们也都散了,萧煊带着琉月和常侧妃柳侍妾,前去景福宫,给淑妃请安。

淑妃赐了座,问了些日常琐事,关心过儿子,目光在琉月的小腹上扫了两眼,“韩氏,可有动静?”

琉月脸一红,连忙跪下道:“回禀娘娘,妾还未有身孕。”

萧煊帮着说话,“韩氏年纪尚小,养养身子,明年再要也不迟,儿臣不着急子嗣的事。”

淑妃听着有些揪心,扶了扶鬓边的金凤含珠发钗,眉间慢慢笼上一抹忧色,“你不着急,本宫心里可是着急的很。你后院人少,更要雨露均沾,你顾念韩氏年纪小,常氏她们几个看着都是好生养的,有空也往她们的院子里多走走,本宫一直盼着抱孙子呢。”

萧煊不想让母妃cao心,只得应下,“是,儿子谨记。”

答应归答应,也只是嘴上敷衍,其他人的院子里,照旧是不会去的。

坐着吃了一盏茶,淑妃问福林什么时辰了,福林回了话,淑妃懒懒道:“这会子,太后她老人家应该起身了,咱们去御花园候着吧。”

一行人乘坐步辇来到红叶满枝的御花园,这里已经被人精心布置过了,中间搁着一尊闪闪灼目的金制凤座,是给太后坐的,下首依次摆放一溜花梨木雕花案几,上面摆着茶点小食。

四周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一盆盆盛放的名品金菊,开得如瀑布挂流似的好看。

不多时,太后在皇后的搀扶下,雍容华贵地走过来,面上带着一抹舒展的笑意,看起来精神头很好,应该是歇了个好觉。

众人忙跪下,“给太后请安,给皇后娘娘请安。”

太后一副笑模样,摆手道:“别跪着了,都起来吧。”

“是,谢太后。”

太后往凤座上一坐,抬抬手,示意众人落座。

琉月坐在王爷身后,悄悄往周围略扫一圈,来的大多是女眷,皇子们也都在,一个个容貌出挑,盛装出席,算得上是十分养眼的相亲宴了。

皇后笑道:“光这么一板一眼地坐着喝茶,好生无趣。难得今儿这么热闹,不如,臣妾叫上几个才艺出众的,给您弹弹曲跳跳舞,解解闷可好?”

太后笑呵呵道:“皇后所言,正合哀家心意。今日来了不少生面孔,哀家想着,将园子里所有女眷的名字抄在纸上,抽到谁,由谁上来进献才艺,如何?”

皇后听了,附声道:“儿臣觉得这样挺有意思,就照太后说的办。”

说罢,吩咐总管福迎,让他下去办了。

琉月以为来这儿,就听听太后唠嗑,吃吃点心,没想到还有才艺表演这一环节。

糟心的是,竟然要抽签,万一抽到她……琉月秒作苦瓜脸,琴棋书画,无一样精通,她可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才艺啊!唉,丢不起那个人。

不大会儿,福迎呈上来一只鎏金掐丝罐子,“请太后抓阄。”

太后伸手进去,摸了一只泥金纸签,打开,交由皇后念道:“尚书府嫡女,苏碧雪。”

听到自己的名字,苏碧雪从座位上起身,她穿着一身荷花色绣折枝海棠的衣裙,素净却动人,来到中间,向太后和皇后见了礼,从宫女手里接过琵琶,调试一下音色,玉指轻拨银弦,缓捻情思,弹奏了一首。

“臣女不才,献丑了。”一曲终了,苏碧雪抱着琵琶福身道。

“不错,琵琶铮铮,余音悠远,哀家听得很是入迷。”太后抬手,“赏。”

“臣女谢太后赏赐。”

太后又抽了一只泥金纸签,念道:“陈国公府,陈锦兰。”

陈锦兰穿着一身樱粉色绣芙蓉花褙子,搭着月白色刺绣花草纹绫裙,行走间似春日里柔软的微风吹动枝头绽放的粉樱花。

她的头上挽着青螺髻,别着一支金累丝五色攒珠步摇,更添娇艳。

陈锦兰上前,盈然一笑,越发显得容貌姣丽,温婉碧秀,“臣女陈锦兰,给太后请安,祝愿太后福如东海,松柏长青。”

太后笑道:“你母亲送给哀家的一柄由和田暖玉制作的玉如意,哀家甚是喜欢。”

陈锦兰粉腮映笑,满是欢喜的神色,“和田玉触手生温,冬日里可暖手用,能得太后喜欢,是臣女及家母的福份。”

太后笑着向皇后道:“这陈国公家的,是个会说话的,长得也不错,配哀家的孙儿正好。”

皇后本也中意陈锦兰,和陈国公府也有亲戚,自然要帮嘴,“锦兰今年十五,尚未许过人家,皇子们个个出众,也要看她喜欢哪一个了。”

陈锦兰羞涩难当,脸也红了,偷偷往晋王那边瞄一眼,立刻收回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