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穿成七零女知青[穿书]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2

分卷阅读22

    可现在呢,不只是身上冻,脚也冷的不行。

苏敏的鞋子还有三双,也是在鞋面上补着补丁。

一双是刚下乡的第二年做的布鞋,已经小了,但她没舍得扔。

平时在知青点都是穿着这双鞋,鞋小了也没事,把脚后跟那块儿踩进去就当拖鞋穿。

可这鞋鞋底也磨平磨烂了,走路不仅硌脚,脚底板还有一部分能直接和地面接触。

另一双也是原主抽闲功夫做的,刻意做了大尺码,就怕自己脚长大了鞋给小了。

两年前做的鞋就是现在穿都有些大,原主给里面塞了三层鞋垫,这样走起来鞋子就不会掉了。

可鞋子做大了也没用,鞋底是布的千层底,这是从村子里大妈手里换来的,

大妈手艺好也耐穿。可这么长时间也撑不住,凑合着能穿,但也处于时刻报废的状态中。

还有一双棉鞋是把从家带来的旧的那双拆了换了鞋底补了一点棉花做的,这点棉花还是拆开棉衣的袖子取了一点。

反正身上不冷,那胳膊冷一点也没关系。

原主在日记里把这些生活小技巧都记下来,连带着在这过程中谁帮她缝了几针,谁借了她块巴掌大的布头都要记录,等着之后还了人情就再写‘已还’二字。

苏敏刚来的时候还觉得原主活的太仔细了,这么点事情都要这样清楚的记下来。

可生活了一段时间,苏敏才发现巴掌大一块布头在这个时候都是大资产,它可以让你破了的衣服打个补丁继续穿。

苏敏刷新了对贫穷的认知。

看原主的记账本,她就算省吃俭用,一块肥皂用了一年半,一管子牙膏用了一年,铅笔也用的实在捏不住了再换,可也没攒下多少钱。

这还是他们公社富裕,苏敏的工分队长给的也高。

四年时间,原主所有的积蓄也只有七十来块钱。

可这是因为原主有七个工分,相比其他女知青每天多记一个工分,算下来一年比别人多十块钱左右,四年也就是四十多。

若是没有大队长的帮助,原主几年这么辛苦也只能攒个二十来块。

这几年间除了这次原主没生过病,这也省了一笔钱。

可重要的是原主现在单衣单裤内衣裤衩秋衣秋裤线衣线裤棉衣棉裤单鞋棉鞋统统都处于不能继续使用的边缘。

如果想要再买齐这么一套,不说苏敏没有票,就是买毛线棉花买布没有三十块钱下不来。

而且原主还没有来大姨妈,等她来了大姨妈不管是买月经带的钱,买红糖的钱这都是钱啊。

苏敏还想着现在这个身体是八月份的生日,已经满十七周岁了。

那这个年纪还不来大姨妈是不是已经有些晚了。

但她去问了村里卫生站的大夫,人家很痛快的说她是因为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所以没来大姨妈。

为了身体考虑,苏敏还不能继续和原主一样省吃俭用,哦不,俭用可以,外在的条件忍一忍就过去了。

省吃却是不行,她以后得想办法至少每天吃一个鸡蛋,一个月喝一斤红糖水。

鸡蛋和村里的大妈们偷偷买的话一块钱能买一个月的,吃一年就得十二。

红糖要票八毛多一斤,一年也得十来块。

苏敏算账算的头疼,她把自己需要购买东西的列了一下表,发现原主辛苦攒的钱她能很快就能给败光了。

苏敏终于了解到为什么那么多知青们要找本地人结婚了。

不只是下地太累,成了本地人偷懒也会被包容些。

还因为一个人生活压根儿养不活自己啊!

难怪刘霞使劲儿劝她找人嫁了,刘霞实在是太清楚原主一个人没有家里补贴过的多辛苦了。

算清了家当,她更加感激大队长了,

之前心里知道人家照顾自己,但这账一算下来就知道人家多给的这一个工分有多重要。

这部分钱三天一个鸡蛋一碗红糖水是够一年吃到头的了。

苏敏也越发的佩服原主了,十二三的年纪,她就这样两眼一抹黑的下了乡。

亲爹后妈和没有一样,每天都得自己盘算着过日子,这不是一般的心志坚定。

她希望原主可以去到她那里,如果不喜欢她的大学那正好复读重考,反正她也刚高考完大学才读了一个月不到。

她有很多钱,零花钱压岁钱还有上大学的红包加起来好几万,原主可以去吃好吃的食物,去买好看的衣服。

还有她妈她爸她姥姥她爷奶,她们都是天底下最好的家人,原主会有一个超级好的家。

原主这样聪明又坚强的好姑娘也一定会代替苏敏,好好照顾她的家人。

愿我爱的人幸福,苏敏虔诚的想。

☆、第16章第16章

果然如苏敏所想,到了农历九月底她就被冻得不成了。

每天感觉自己就是一根冰棍儿。

手凉脚凉浑身凉。

按着这情况,到了深冬她估计得被冻成帕金森。

虽然这个时间说算是农闲的时候,地里没什么大活儿,但其实压根儿闲不下来。

趁着天还没冷下去,地里庄稼也收了,就要挖河泥了。

这个时候虽然有化肥但每个生产队申请了也轮不到多少,而且买化肥得花钱。

那钱都是农民自己出。

为了肥田,就只能自己想法子。

河泥就是个好东西,趁着河水还没有结冰挖泥出来。

河泥夏天闲下来的时候就会挖一次,等秋收了陆队长就吆喝着再来一次。

河泥,就是河水中淤积的泥。

挖河泥就是把淤积河中的泥挖上来当作肥料来肥田。

一般是在夏天挖河泥。

社员们会跟着大河挖些比较浅的小河,引水进来,然后在小河里种些苜蓿,紫云英,草木犀。

这些都是绿肥作物,能增加土壤的肥力。

每到夏天,由于天气炎热,这些人工挖的小河又很浅,所以多半会发生干涸,没有干涸的也积水不多。

但水干涸了,泥还是湿湿的。

这个时候生产队的社员们就要挖河泥了。

这活儿也不轻松,得先用铁锨清除河底淤泥上面的杂草,不然有草根缀着会挖不动。

挖了杂草,再把积水排出去。

社员们要跳入淤泥中,先在自己身边挖一个小坑,让小坑积攒一些水。

再把手中的铁锨在水中湿一下,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