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福晋艳压群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5

分卷阅读55

    一番话说得对方羞红了脸。

看她娇艳欲滴的模样,清宁轻笑出声。

显然,这也不是一个没有想法的人。

德妃在宫中多年,眼光是多么毒辣,自然也看出这娘家侄女心中所想。要是平常,给十四添个人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可德妃和娘家兄长早有打算,这个侄女也是知情的,如今又是这番模样,德妃实在不喜她三心二意、朝秦暮楚的做派。

也就是这人是乌雅家的,德妃才没当场发火。

当然她更气的是清宁的态度。

她不信,老四家的看不出她的意思。

却偏说出那样子的话。

德妃又岂能如她所愿,索性看了龚嬷嬷一眼。

龚嬷嬷会意,笑着同清宁道:“这是娘娘的侄女,说来和四爷也勉强算得上是表兄妹了。”

清宁笑而不言。

这亲可不是这么认的,德妃要认是她的事情,她却不行。

龚嬷嬷见她不接招只得又道:“娘娘的意思,让四福晋和她先认识认识,以后也好方便。”

方便什么……

李氏是立马反应过来,她看了看清宁,又看了看德妃,笑着走过去拉住乌雅氏的手:“原来竟是还有这层关系,难怪我第一眼看见就觉得meimei可亲,原来都是自家姐妹。”

对于李氏的快速叛变,清宁是又好气又好笑。

这人是真的分不清形势,她要是今日同自己一般同仇敌忾,说不得还能得四爷一个眼神,可现在嘛。

清宁选择没良心地把李氏又往坑里踩一踩。

“你们可不就是一家姐妹,仔细看眉眼还有些相似,难怪投缘。好在李氏已是侧福晋,往后邀请乌雅姑娘过府说话,也是可以的。”至于同自己称姐道妹的还是算了,别说这人到最后进不进得了四爷府。

就是进了,也不过是个奴才侍妾。

一个侍妾和嫡福晋姐妹相称?别笑掉大牙了。

问问德妃,敢不敢把这话在康熙面前说起。

清宁的话才说完,就见德妃放下的脸,她只做不见,眉眼柔顺地站在一边。

德妃怒火升起,没想到老四家的当着自己的面,明知道自己的意思,还故意回避,正当她开口打算把事情定性,有宫人慌手慌脚地跑了进来。

德妃不悦地皱眉。

龚嬷嬷忙拉着宫人出去,很快就听得一声惊呼。

龚嬷嬷跑到德妃身边,低声说道:“娘娘,快去宁寿宫吧。事情不好了,十四爷……”

几乎是贴着耳畔说的话。

又急又快。

清宁听得不甚分明,只是见德妃一句话都来不及同她说一声,就带着人乘着肩舆火急火燎地跑了。

德妃就这么走了。

乌雅氏不知所措地看着清宁。

李氏也在楞了又楞后,问清宁:“福晋,那我们呢。”就这么被丢下了。

那她……

李氏飞快地觑了清宁一眼,又慌里慌张地低下头。

清宁冷笑,现在知道害怕了。

可惜她现在没有心情理会李氏,至于乌雅氏更是如此。

这么一个两头都摇摆不定的人,四爷会看上?

清宁是一百个不信。

她如今更好奇的是宁寿宫里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这个疑惑一直到中秋宫宴结束,都没有得到解答。

在宫门口上了马车,清宁就抓心挠肝地看着四爷。

好奇死了好么。

四爷好整以暇地望着福晋,在她快要忍耐不住发飙的时候,抛出诱饵:“想知道在永寿宫发生的事情?”

清宁点头,当然。

四爷点了点自己的嘴唇。

轰地一下,清宁一张脸红得透彻。

她欺身探过去,闻到四爷身上醉人的桂花酒香味。

四爷就这样一动不动地望着清宁,带着醉意的眼神带着弯钩,扒拉着清宁情不自禁地靠得更近了一些。

唇心一软,嗖地又离去。

四爷摸了摸唇,长臂一揽,把想要逃跑的福晋抓到怀里。

车轮子压着马路上的小石子,偶尔一个波动起伏,震得四爷真的醉了。

清宁也不觉微醺,等第二日清醒,想到同路回来的弘晖,也不知道他是否知晓,一张脸恨不得找地方藏起来。

想到罪魁祸首,清宁恨得牙痒痒,再要使出绝世掐功的时候。

四爷说起昨天在永寿宫的事情。

这事其实要从太后说起。

太后出身科尔沁部落,对蒙古大草原来的人有与生俱来的好感。当然太后之所以得到康熙的爱戴和尊敬,还是因为她十分看重康熙,几乎所有一切都以康熙的想法为先,哪怕是她最热闹的科尔沁也是同意如此。

投桃报李的,康熙也十分乐意在限定范围内,做一个让太后开怀的孝子。

比如维系满蒙关系纽带时,把候选人带到宁寿宫里,陪着思家多年的太后用蒙语说说话,畅谈大草原上的牛羊草地。

这一次选秀,蒙八旗同样来了不少人。

为着博太后的欢心,康熙点了几个人提早进宫陪伴。

这几个秀女都是在宁寿宫里住着。

正巧今日是中秋,康熙每年不必可少的都是亲身往宁寿宫接太后。

作为皇子们,自然也得跟随。

在康熙的有心下,露脸比较多的自然是几个未成婚的皇子。

☆、第38章

太后原先是住在慈宁宫的。

只是康熙孝顺,至少这名头是绝对响亮的,在母慈子孝下,大肆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宁寿宫。

太后和康熙这对母子是极为默契的。

在康熙来过宁寿宫后,太后就派了宫人出去,以至于在选秀前,宁寿宫里就多了几个活泼浪漫的蒙八旗格格。

中秋宫宴、家宴都是轮不上她们的。

只太后体恤她们年幼离家,不能在这样大好的日子和家人团圆,也特意让人在宁寿宫置办了一场宴席。

被选进来的格格们,家中都有过叮嘱,又是来选秀,多少都是有些想法的,在这种心知肚明的情况下,康熙带着众皇子们到来的时候,正好碰上了别开生面的蒙古舞表演。

康熙大笑着进去:“皇额娘,您这里好生热闹啊。”

太后含笑:“这还得多亏了皇上体谅哀家,说起来,哀家这里好些年都没有这么热闹了。”别看她是太后,可太后难当。

为了不给康熙这个皇帝拖后腿,太后这些年哪怕再思念那片草原,也从不曾在外人面前提起。

尽管已经入宫多年,太后仍旧是习惯说着蒙语,可等发现在她宫里养出来的五爷只会蒙语,满语也是说的七零八落,更别说对本应是每个皇子必须学习的汉语仿佛瞎子摸象后,她是硬生生地让自己摈弃了这个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