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嬿婉及良时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37

分卷阅读237

    中并无男女之事,所以,才未能成事。”

郑氏经事颇多,阮玉澄虽语焉不详,她却也从这含羞带怯的态度中,瞧出阮玉澄心意来,屏退侍女,温声道:“你可是中意楚王殿下?”

阮玉澄只是面红,却不说话。

“我在皇后娘娘那儿还有几分脸面,去提一提还是成的,”郑氏倒是真心实意为她打算:“可你也得想清楚,楚王的身份使然,你必是做不得正妃的……”

事实上,这句话还是郑氏说的客气,以阮玉澄的身份而言,便是侧妃,她也做不得。

南越贵女,到了大周,可就不值钱了。

一个番邦名头压过去,保管能叫许多人退避三舍。

在这南越被大周击垮,派军接管之际,别说是阮玉澄,便是南越公主到长安,也未必能有多少体面。

“楚王殿下对我无意,若是再三纠缠,反倒叫人厌烦,”阮玉澄摇头,黯然道:“义母一番好意,我自心领,只是去求皇后娘娘,却是不必。”

她这样推拒体贴,反倒叫郑氏愈发心疼,念及她逝父之痛,更是道:“你义父是粗人,还不知是如何同楚王殿下讲的,义母也不是叫皇后娘娘逼着楚王殿下娶亲,只是问明他心意,叫你们不至于错过罢了,你不许再摇头。”

阮玉澄一双美目落下泪来,愈发楚楚:“义母大恩,我竟不知如何以报……”

说做就做,郑氏将阮玉澄安顿好,便往宫里递了牌子,收到回信后,便按品大妆,往甘露殿去,同皇后说了这事儿。

“倒不是我推诿,”锦书委实不想掺和这事,更不必说五年前她就cao持过,都被承安言辞拒绝:“楚王并非我所出,年岁相差又不大,我去说这些,实在不合适。”

郑氏也知道这事儿为难人,可到底要试一试才成,求了许久,始终不肯离去。

锦书被她磨的没办法,只答应将她话原封不动的递给承安,问他意思,其余却不再管。

郑氏连连诚谢,再三致意,方才离去。

她走的是痛快,却给锦书留了麻烦,对着窗外斜阳,出神良久。

五年前,那个少年跪在她面前,那样情真意切的、说他真的喜欢自己。

那时候,他说的那句话,锦书是信的。

她相信那一刻,面前少年的的确确心慕自己,也愿意相信她的情意。

可是,这样的情意,真能天长地久吗?

她不知道,或者说,不相信。

然而在五年之后,他们再次相见,他目光里却仍旧是旧时温度,不减分毫。

由不得她不信。

终究是阴差阳错,世事难料。

正文121|行宫

锦书与承安之前,终究有许多牵扯,加之她此前也问过他两次姻缘,皆遭拒绝,此刻更不愿插手,叫人将郑氏的话原封不动的带过去,算是全了归德大将军府上情面,至于承安如何抉择,便与她无关。

承安显然也明白这一层,并没有如同前两次那般贸然闯到她面前去,听罢只是一笑,叫人送信过去。

娘娘好意心领,只是我心有所属,于阮氏无意。

锦书目光转瞬幽深,随即摇头,叫人将这话带到归德大将军府上,便不再去管。

这几日前朝事多,圣上午间便留在含元殿用膳,承熙正是活蹦乱跳的时候,今日去陪陪父皇,明日就守着母后,却也没个规律。

日头升的老高,无半分风,窗外梧桐树叶一动不动,叶影径直向北。

“都这会儿了也没消息,八成不回来了,”锦书瞟了一眼,手中团扇一停:“不管他,传膳吧。”

“嗳,”红叶笑道:“太子殿下八成是留在圣上那儿了,玩儿的忘了时辰,竟也没同娘娘说一声。”

“他呀,成天像只野猴子一样,上蹿下跳。”锦书有些无奈。

“好啊,母后偷偷说我坏话,被我捉住了吧?”承熙声音隔着窗传过来,气势汹汹:“哼,我告诉父皇去!”

“我要说你坏话,还用得着偷偷的?”锦书打一下扇,慵懒道:“你这野猴子便是听到,又能怎么着?”

“我是母后生的,要是野猴子,母后是什么?”承熙推门进来,反驳一句,又转头问身后人:“楚王兄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那人含笑瞧他一眼,转身向锦书施礼,却没说话。

“好啊,”承熙于是嘟着嘴道:“楚王兄也不帮我。”

竟是承安。

锦书瞧见他跟着承熙过来,额头微汗,目光却柔,唇边笑意便有些微妙,顿了顿,方才自若道:“好了,再淘气,就该被人笑话了。”

承熙吐了吐舌头,往一边儿去净手,随即就跑到母后身边去,贴着她坐下。

“远一点,”锦书拿团扇拨开他:“浑身发烫,还好意思靠过来。”

“怎么嫌弃我?不理母后了,我要挨着楚王兄坐。”承熙气哼哼的,拖着椅子,往承安那边去,笑起来时牙齿雪白,明朗极了:“楚王兄,好不好?”

承安本是想同他分开,坐在锦书两侧,哪知屁股还没坐热,承熙就被赶走,一颗脑袋凑到自己和锦书之间来,硬生生将自己挤得离她更远,面色不觉闪过一丝窘迫。

默默地磨了磨牙,他往边上挪了挪:“怎么会不好?”

“还是挤,”承熙瞧了瞧他给自己挪开的距离,叫道:“楚王兄再往那儿挪一点儿嘛。”

于是承安咬着牙,往距离她更远的位置挪了挪。

锦书冷眼旁观,瞧着那兄弟俩往外挪,也不说话,直到承熙觉得差不多了,方才道:“传膳吧。”

她是皇后,午膳照例有三十六道菜肴,素日里用不完,便被削减成了十八道,即使如此,他们三个人用,也是绰绰有余。

自一侧宫人手中接了筷子,她方才转向承熙,道:“之前不是叫哥哥吗?这会儿怎么改口了。”

“有两个哥哥,分不出哪个是哪个,”承熙指的,显然是楚王承安与魏王承瑜,毕竟赵王与燕王被圈禁时,他年纪还小,脑海中印象接近于无:“还是这样叫好一点。”

“哦,”锦书颔首,随即又问承安:“前朝没有差事吗?怎么有功夫,陪着他胡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