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嬿婉及良时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3

分卷阅读93

    有再说什么。

~~~

这年的冬天十分冷,也十分难捱。

即使是身处内殿,被暖烘烘的热气包围着,也依旧是觉得冷。

宁海总管侍立在一侧,见几个太医聚在一起,对着脉案看了又看,口中探讨不停,面上却一筹莫展之后,心中的风便吹得更猛烈了。

“娘娘,”太医令须发斑白,迟疑着道:“臣等无能,于此爱莫能助,虽然开出方子来了,却是虎狼之药,圣上若是用了……”

皇后坐在上首,面色比一侧的佛像还要肃穆,闻言问道:“若是用了,又会如何,可能清醒过来吗?”

“娘娘恕罪,老臣不敢担保。”

“那你告诉我,”片刻的沉默之后,皇后方才徐徐问:“清醒过来的几率,有多大?”

几个太医彼此对视几眼,最终将目光汇聚到太医令身上。

太医令面露踌躇,嘴唇开了又关,关了又开,终于不曾言语,只战战兢兢的伸出三根手指来,摇晃的灯光一般,只需一阵强些的风,便会猝然灭掉。

“三成?”皇后语气加重,语气沉痛,不可置信:“居然只有三成?”

太医们一道垂首:“臣等无能,请娘娘恕罪。”

皇后沉吟片刻,试探着道:“倘若,按照之前商定的药方,温补着来呢?”

“倘若如之前所言,徐徐图之,臣等有八分把握,使圣上转醒。”

“只是,耗费的时日……便要多了。”

又是久久的静默。

谁都知道,现下最缺的,便是时间。

“好,”皇后的声音低沉,却很有力,听不出一丝颤抖:“就按之前的来。”

“来人,”她声音微扬,便有禁卫入内:“送几位太医往偏殿去,仔细照料,不要出了纰漏。”

这样的关头,谁都明白皇后此言意味着什么。

一片寂静之中,禁卫们带着几位太医离去,仿佛是几片树叶在风中落下,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皇后静默着不说话,年幼的储君同他的母亲一样,抿着唇,无言的沉寂着,许久许久之后,宁海总管才听见她唤自己。

“想办法,透一丝消息往披香殿去,就说太医们找到了办法,”皇后转目看他,目光幽深,仿佛是最漆黑的夜:“待到今夜,圣上便会转醒。”

“你有办法叫他们信的,”皇后如是说:“我知道。”

宁海总管的嘴唇动了一动,眼珠却直直的,似乎转不动了一般。

“萧鉴大军已然迫近长安,距南军不过五十里,圣上若还醒着,只需遣使验收虎符,抑或一道诏书即可,可是眼下他昏迷不醒,我只能早做决断。”

宁海总管有些迟疑:“静仪长公主那里……”

“你自己看,”到了这地步,皇后也不瞒他,将昨日收到的密信丢到他脚边去,目露讥讽:“有奶就是娘,长公主和驸马真是好样的,人都到了茂陵北,却驻军观望不前,狼心狗肺的东西!”

她显然是气的狠了,话也不客气:“这还是圣上的胞妹,一个娘肚子里出来的,到最后,说把自己哥哥卖了就卖了,想想圣上是怎么对她的,她也不怕自己不得好死!”

宁海总管在圣上身边多年,比皇后更能知晓其中要害,展开那封密信,面色不觉一沉:“长公主她……”

“还叫什么长公主,”皇后冷冷道:“人家八成是同贤妃达成了什么共识,等着做大长公主了。”

“娘娘,咱们也不是什么都没有的,”宁海总管劝道:“禁军与楚王殿下,皆是助力。”

“楚王还在东南,饶是快马加鞭,只怕也来不及,至于禁军,”皇后眉宇间冷色更甚:“禁军从来只听命于圣上,禁军统领也是圣上心腹,现下圣上还昏迷,难免人心浮动,一日两日看不出什么,日子久了,禁军统领也难以维系,未必不会生变。”

“不管怎么说,三皇子同储君一般,可都是姓顾的——备不住就会有人这样想。”

“娘娘,”宁海总管道:“那您的意思是——”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釜底抽薪,”皇后转向他,淡淡道:“劳烦总管一回,今夜亲自往披香殿去,请三皇子过来。”

“请他过来?!”宁海总管大惊失色:“局势已然势如水火,披香殿严阵以待,他如何肯信?”

“对,请他过来。”皇后神色不变:“披香殿是铁板一块,必须要身份足够的人,才能将门撬开。

你对他说,圣上转醒后,深恨皇后封锁含元殿,囚禁宫妃,朋扇朝堂,下旨幽禁皇后,只是究竟难支,油尽灯枯之际,唯恐主少国疑,意欲托付大业与他。”

“贤妃多疑,三皇子亦是如此,你这样讲,他们轻易不会信的,所以,你要带点叫他们信得过的东西去。”

她站起身,往圣上枕边摸索,随即取出半块玉璧来,亲手放到他手心里:“这是萧鉴调动大军的另一半虎符,你拿去,以此为证,他们必然会信的。”

“娘娘,”宁海总管急的额上生汗:“可是,倘若他们拿了虎符,却送到萧鉴那儿去,可就全完了!”

“你慌什么!”皇后面色一厉:“论起深仇大恨,在贤妃心里,谁能越过我去,我尚且不怕,你有什么好怕的?”

“若是落到贤妃手里,我必然比你死的惨烈百倍,你信是不信?”

宁海总管讷讷不能言,连汗也不敢去擦:“……是。”

“总管是宫中老人,陪伴圣上也最久,虽然免不得投机,可人还是聪明的。”

皇后看着他,柔和了语气:“我知道,你一直很想过继兄长家的幼子到膝下去,将来为自己养老送终,还悄悄的将他接到了长安来,只是碍于宫规,内侍不得有养子义子,才未能如愿。”

“等到这次事了,我便做主,准了这件事。”

皇后微微一笑,恩威并施:“楚王已经在路上,虽然离得远,但该来的总会来,收拾萧鉴不过是早晚的事,我便是死了,最后也有人收尸雪恨,总是不亏。”

“宁海总管,现下才过午时,”她缓缓道:“你还有几个时辰,去思量如何取信于贤妃和三皇子。”

宁海总管面色几变,终于一咬牙,点头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