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经典小说 - 怎敌她,晚来风急在线阅读 - 怎敌她,晚来风急 第19节

怎敌她,晚来风急 第19节

    “三哥哥。”

    “三哥哥……”

    谢劭昨儿跑了一夜,又在大街上同那尖牙利齿之人吵了一架,颇有些身心疲惫,正欲脱衫子沐浴,仰头大睡一觉,门板突然被拍,看架势似乎要把两道门扇给卸了才罢休。

    闵章对撒泼的小娘子一向束手无策,只站在门外一口一个大娘子二娘子,“公子在休息,娘子们别拍了。”也不敢真上手去拉人。

    耳朵被吵麻了,谢劭闭眼“嘶”了一声,重新穿戴好,拉开房门,没什么好脸色,“怎么回事?”

    大娘子站在门槛外,一脸委屈先说,“三哥哥,三嫂她太欺负人了,趁着三哥哥不在,把府上搅得鸡犬不宁,母亲都被她气得落泪,祖母更是气晕了过去。”

    二娘子跟着搭腔,“对,这样的嫂子咱们可不能认,三哥哥还是让她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吧。”

    二人言语里满是对温殊色的控诉和状告。

    谢劭有些诧异,温二管家不是管得挺好的吗,对她们的说辞不太相信。

    转过头,刚朝着东屋的方向望过去,便见祥云立在屋檐下,拖长了嗓音道,“我们三奶奶说了,大娘子二娘子有什么苦楚,抓紧时辰,赶紧给三公子诉完了,等她洗个澡出来再听二位娘子狡辩。”

    谢劭:……

    大娘子二娘子被那一句狡辩,震得齐齐一愣,反应过来,便跺脚哭诉,“三哥哥你看,她是不是狗仗人势。”

    谢劭头疼,扫眼过去,“骂谁呢?”

    二娘子被噎住,忙道,“三哥哥,你不知道她都干了什么……”

    觉是睡不了了。

    谢劭进屋坐在了蒲团上,一边打着瞌睡,一边听两位堂妹不断控诉自己的新夫人,听了半天,总算是听明白了,撑起眼皮问,“你说她让掌柜的问你们要钱?”

    “可不是,今日铺子的掌柜上门对账,她一句不认,掌柜的个个跑来同我们讨要香料水粉钱,连母亲都不放过……”

    大娘子跟着拱火,“往日里这府上谁不知道三哥哥最疼人了,可她一来,全变了……”

    几人在屋内使劲状告的功夫,温殊色已沐浴完,换了一身新衣,让晴姑姑和方嬷嬷一道把木案板凳搬出来放在了梨树下,再备上茶水糕点,摆出一副奉陪到底的姿态,才让祥云去叫人。

    祥云去西厢房传信,也没上门槛,站在踏道底下,依旧拉长了嗓音,“三奶奶已经沐浴完了,大娘子二娘子想讨要说法,尽管来吧。”

    屋内大娘子二娘子气得后仰,“瞧吧,她有多嚣张……”

    谢劭揉了揉眉心,知道今儿不出面是收不了场了,想去看看那位三奶奶,究竟是不是如她们口中所说的那般嚣张。

    结果一出门槛,便见女郎坐在梨花树下的圆凳上,海棠长裙,头簪珠花,手中罗扇轻摇,正悠闲地品着茶。

    谢劭:……

    大娘子和二娘子如同黄蜂,“三哥哥……”

    谢劭硬着头皮走过去,温殊色只让人备了两张圆凳,一张自己坐了,另一张摆在了自己身旁。

    谢劭倒是一点都没客气,挨着小娘子坐下后,抬手拂袖,“你们三嫂在这,有什么就说吧。”

    大娘子二娘子没了座,只能干站着,适才当着谢劭的面,倒是能说回道,这会子真对上本人,突然就卡了喉。

    大娘子撞了一下二娘子,要她先开口,二娘子昨晚才在温殊色面前吃了亏,多少有点怵,说出口的话便要先细细酝酿一番。

    温殊色也不急,等着她们慢慢想,半晌后还是大娘子先开口,也不叫她嫂子,“你没来之前,府上一团和气。”

    温殊色点头承认,“这点我确实做不到,我人不傻,自来不做冤大头。”

    谢劭:……

    二娘子受不了,立马状告,“三哥哥,她骂你傻。”

    他听到了,用不着她重复,骂了好几回了,也不差这一次,谢劭头痛欲裂,“说正事。”

    大娘子稳住情绪,“谢家上下在铺子里开支的银钱,都是算在了每月的支出里,这事也是二叔和二婶默许的……”

    话还没说完,身后传来一阵动静。

    安叔带着几个仆役抱着一堆的账本匆匆赶了过来,温殊色接着大娘子的话,吩咐安叔,“你给大娘子念念,上个月她支出了多少。”

    这些账,安叔早就滚瓜烂熟了,翻开账本朗声念了出来,“大娘子上个月以买香料、水粉、绸缎,首饰的由头,一共在账房支取了一千两百六十八两银子,另除了谢家的铺子之外,总共在外还赊了一百五十两银子。”

    啧,一千多两银子,一个月……

    都能在凤城买套院子里,简直惊人,连二娘子都愣了愣,转头看向自己的亲jiejie。

    大娘子脸色一变,“你莫要胡说,其中一千两是因我补助了顾姨娘的表亲五百两,三哥哥特意赏的。”

    这就是凑上脸让人打了,温殊色丝毫不手软,“大娘子应该还不知道,那日我正好瞧见顾姨娘表亲被人赶出谢府,五百两银子不是你给的,而是我给的,顾姨娘已来过了院子,你三哥哥也知道,你骗了他一千两银票。”

    大娘子慌忙看向谢劭。

    谢劭坐在温殊色身旁,一副面无波澜的淡定模样,已经不言而喻,大娘子脸色一瞬刷白。

    温殊色继续道,“你不来找我,我也会让人去找你,你欠的那一笔账目,其中有我温家的,还请大娘子在今日之内把账平了。”

    不理会大娘子似是埋进土里的神色,转头又看二娘子,“二娘子呢,你欠我温家的四百八十两银子,何时还?”

    赊了四百多两?她胆子真不小。

    这回换大娘子诧异了,二娘子张了张嘴,一时面红耳赤,赊账时对方说了会保密,谁知转头竟把她给卖了……

    “安叔,把二娘子的账本也念念吧。”

    安叔很乐意效劳,“二娘子上月在账房共支取……”

    —

    游园这边的动静,很快就传到了大夫人耳里,仆人一路小跑,见了人便道,“大夫人不好了,大娘子二娘子被三奶奶抓住把柄,告到了三公子面前……”

    大夫人一愣,骂了一句,“她这是要翻天吗”,忙打发碧云过去瞧。

    等碧云赶到,不只是大娘子二娘子,连二公子和二奶奶也被传到了院子里。

    温殊色人手发了一摞账本,端端正正地坐在那,言语客气,“今日就劳烦各位,先平账。”

    大娘子二娘子怎么也没想到,本是过来告状的,最后却成了被要账,这还不算,两人背后的那点隐藏,也被当众扒了出来,如同剥光了衣裳,脸面无存,个个脸色都发了青。

    二娘子自小被大夫人娇惯,率先发作,“我就不给,你能把我怎么着?”

    温殊色一笑,“也不能把你怎么着,欠债还钱咱们只能公堂上见,上府衙去找你大哥,二娘子屋里应该也有值钱的东西,变卖一下能还账。”

    二娘子指着她,“你!”

    “从小夫子没教过你们,人该量力而行吗?二娘子莫非不知道赊了账迟早要还的?”

    二娘子当场气哭了。

    大娘子哼了一声,“不就是一百多两银子吗,用得着三嫂如此兴师动众,把大伙儿都逼到绝路,于你有何好处?”

    这是打感情牌了。

    “我不是个讨喜的人,也最不屑用银子拉拢人。”温殊色不买账,“我知道大娘子存了不少私房钱,倒也不用变卖,今日把账平了,那一千两银票,大娘子明日拿回来吧,下回别轻易骗人了,被人戳穿,太丢脸了。”

    大娘子也被她气出了泪珠子。

    二奶奶见两位姑子被气哭,上前添油加醋,“弟妹今儿可真威风,说到底咱们不过是外姓人,你这番把人得罪光……”

    “是二嫂吗?”温殊色打断她,见她没吭声,便知道没认错,轻叹了一声,好言道,“你还是劝劝二哥,少去点意店,我从温家哥哥口中得知,里面的小娘子可会骗钱了,平常一壶酒几十个铜钱,到了她们那儿几十两上百两,二哥定是被人骗了,不然怎会赊了六百多两的酒钱……”

    二奶奶一愣,回头惊愕地看着二爷,“你,你去了意店?”

    凤城意店,全是姑娘,做的是什么买卖,谁不知道。

    二公子面露慌张,忙解释,“我,我也是被逼无奈,被人硬拉上去……”

    二奶奶一把拽住他,边哭边打,“我在家替你生儿育女,你倒是潇洒,还去了意店,你这个没良心的,我不活了……”

    碧云赶过来,便见到了这一幕,心头“咯噔”一下,赶紧过去拉开二奶奶,问道,“这是怎么了?”

    温殊色认出来了,是大夫人跟前的大丫鬟碧云。

    正好。

    温殊色唤了一声,“碧云姑姑。”

    碧云刚瞧了过来,温殊色便道,“大夫人今日没来,正好你同她带个信回去,就说三公子他每日事务繁忙,没功夫管账,我管家你们又不服气,从今日开始,避免日后再发生这等矛盾,咱们就各管各的,我们二房就不设账房了。”

    第22章

    二房不设账房,那……就是说从今往后大房得出钱负责自己的开销了?

    平地一道惊雷,几人一时都没了声儿。

    不等碧云发话,大娘子先反应过来,顾不上落泪,质问道,“不知道这是你的意思,还是三哥哥的意思,三哥哥……”

    温殊色掐断她的念头,“你别指望他,钱在我手上,吃了他的住了他的,我总不能看着你们欺负他。”

    谢劭:……

    听了这半天,谢劭大抵明白了怎么回事,府上的一堆烂账,并非今日才有,早就烂在了骨子里,但比起这些钱财,他更怕麻烦,老头子和他夫人在府上,也没见得理清楚,横竖有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更不用说,要多少拿去便是。

    可如今看着身旁的小娘子,直腰挺着胸脯,一副护食的模样,替他愤愤不平,他要是再放纵下去,说个不字,多少有些不知好歹了。

    于是,谢劭没出声,默认了小娘子的说法。

    意外地没得来三哥哥的支援,大娘子呆了呆,这才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

    碧云也看出来了情势不对,到底比在场的小辈们多活了些年头,知道这会子状告怕是无用,上前同温殊色和声道,“三奶奶刚嫁进来,怕是还不知道谢家的内情,大爷因早年家境不如意,没能进学堂考功名,二爷一直挂记在心,曾说过,大房有何需要只管找二房……”

    “这就奇怪了。”温殊色皱了一下眉,“不怕碧云姑姑笑话,我父亲早年也没读过书,人人都道是温家家境困难,祖母没银子供他上学,实则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是无心于科举,一见到书就头疼犯困,要真是个用功的,借光凿壁,也能有所成就,这念书,穷有穷的念法,富有富的念法,历代王朝在朝为官的大人们,有不少都乃贫苦出身,父亲常对我说,人各有命,不能把自己的不幸,算给天爷,更不能算在别人身上,这不生怕拖了大伯的后退,不仅没伸手同他要钱,还靠着自个儿的双手养起了温家呢……”

    温家在凤城算是书香门第,家里什么情况,凤城人大多都知道。

    不就是说谢家大爷比不上他父亲心胸豁达。

    碧云姑姑极为不屑她拿大爷同一个商户来比,“大爷乃凤城副使,哪能如温家二爷恣意,当年谢家二爷带着家眷和钱财回到凤城,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多亏有大爷在背后相护……”

    “这有何可护的?”温殊色似是完全不明白姑姑的意思,一脸疑惑,“当今圣上治理的江山,一片国泰民安,难不成还有人敢上府上来抢人钱了,且阿公的钱财,我记得没错,还是圣上赏赐下来的银钱,碧云姑姑的意思是说圣上没把天下治理好,还是说有人不把圣上放在眼里,想要造次?”

    见她居然扯到了圣上头上,碧云姑姑神色一呆,“老奴可没那个意思……”

    “那就是碧云姑姑想多了,外贼胆子再大,也不能上门来劫财,否则大酆律法也不会饶了他,倒是有一句俗话,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这番明嘲笑暗讽,半个脏字都没,却把大房拉出来示了众,碧云不敢再往下说,再说下去,指不定就被她扒光了皮来骂。

    二娘子可咽不下这口气,听到她那句‘家贼难防’气得当场冲上去两步,“你……”

    温殊色面色不动,“二娘子还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