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经典小说 - 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在线阅读 - 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第123节

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第123节

    然后两口子一边陪孩子,一边算要请多少人。

    结果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没想到他们进京短短一年,社交圈竟然就这么广了。

    “师父、秦家、陆家、师姐两口子,周元一家三口,小胖、阿继”还有钱有福大伯一家、翰林院那边那么多同事,以及刚熟悉的李家,再加上桂花胡同里处的还算不错的邻居,这算算男女客加起来至少得准备五六桌吧?“家里地方够吗?”

    “够,男客安排前院去就成了。”这宅子前院宽敞,前院还有预备同乡过来借住准备的几间客房,收拾一下足够安排了。

    钱有福点头,定下名单之后,请帖也只一两天就写好了。

    四月初十的百日宴,请帖钱有福三月二十之前就都写好一一送出去了。大家也都表示,到时候一定会过来。

    接下来就是等着四月初十这一天到来。

    “夫君,你快看,谁来了。”

    四月初九,赶在安安百日宴前一天,钱有福跟往常一样下值回家,刚进家门,秦慕歌就欣喜的迎上来。

    钱有福不明所以,“家里来人了?谁来了?”

    “你看。”秦慕歌笑着让开。

    “爹?娘?”钱有福震惊的瞪大眼,下意识快走几步,走到钱长林、周氏跟前,“你们怎么来了?什么时候来的?你们,你们怎么也不提前跟我说一声?我好去城外接你们。”钱有福激动的低头抹了把脸。

    钱长林咧嘴笑,“这不是怕赶不上咱安安的百日宴,让你失望吗?还好赶上了。”

    “二叔二叔,我也来了。你想我没?”顺子从后面挤出来,激动的来抱钱有福。

    “顺子也来了?想,二叔可想你了。”钱有福一俯身就把顺子抱到怀里,高兴的转了好几圈,才把人放下问道,“你们怎么过来的?”

    顺子:“我们跟着平原县镖局的人一起来的。镖局的人直接把我们送到这才离开。”

    “路上还顺利吗?”

    “顺利,就是路上遇到了一次下冰雹,船差点翻了。”

    第202章

    “冰雹?”

    钱有福愣了下, 下意识问道,“什么时候?哪里下的?”

    “就几天前,我们走到德州地界的时候, 下的还挺大的。”

    “挺大?”那受灾应该挺严重才对,怎么朝廷好像没收到灾情的折子?钱有福诧异了下, 想着可能是德州那边的官员处理得当, 损失并不严重,也就没多想。

    翌日四月初十,小安安的百日宴如期而至。

    也是老天爷给面子, 这天从一大早天气就非常好,晴空万里, 温度也是不冷不热。

    为此周氏、秦母、秦慕歌几个还欢喜了许久,纷纷说他们家安安是老天爷喜爱的孩子, 以后定然会遇难成祥,平安喜乐云云。

    这话放在钱有福当爹之前, 钱有福可能也就笑笑,当了爹之后, 钱有福也开始信这些了。

    还背着人双手合十, 朝天拜了几拜。

    “阿福,时间差不多了,去门口迎客人吧。”

    “好。”钱有福点头, 看了眼秦慕歌怀里的安安,笑着往前院去了。

    到门口正好跟带着妻儿过来的周元撞上。

    “阿福,恭喜恭喜。”

    “同喜同喜, 听说嫂夫人又怀上了。可以啊。”钱有福轻轻撞了周元一下, 朝周元挤挤眼。

    周元笑,“那是, 你也加油,小安安满百日了,抓紧让弟妹再怀一胎。”

    “现在就怀?太早了吧?我还想再等两年……”等小安安大一点,等他媳妇身体再恢复恢复。

    行吧,反正钱有福也不大,倒也不着急,周元也就没再提这事,跟钱有福闲话几句,见后面又有客人上门,周元便带着老婆孩子先进去了。

    钱有福留在门口继续迎客。

    第二波来的是秦母、秦家大哥大嫂及钱有福师姐、师姐夫刘二几人。

    “大哥,怎么没看到岳丈大人?”

    秦父对安安这个外孙女可是相当疼爱的,早在好些日子之前,就抓着钱有福问了不止一回百日宴的事情了,不该不过来才是。还有他师父,也没见。

    秦家大哥:“爹刚刚走到胡同口,被宫里来人叫走了。”

    “岳丈也被叫走了”刘二跟着补充,“估计是朝廷哪儿又出什么事了。”

    出事?钱有福下意识就想到了昨天他爹说的德州冰雹的事。心下盼着事儿别闹的太大,不然安安这百日宴都过的不安生。

    然而很多事似乎总是事与愿违,钱家这边客人将将才到个七七八八,正准备开席呢,宫里的小太监就登门了。

    “钱大人,您看这……”钱有福平素并不是个高调的人,因此家里小闺女办百日宴这事,除了翰林院的同僚并秦家、陆家还有他师父等等几家,宫里并不知道。

    小太监一开始从其他人手里抢了这活,还想着这一趟说不得能弄点赏钱,到了地方发现人家正在给舒宁乡君办百日宴,就有点尴尬了。

    奈何,皇命难违,这他也没办法,只能苦着一张脸看向钱有福,希望钱有福别误了时辰。

    钱有福无奈笑笑,拱手客气朝小太监道,“事出突然,家里这边还有不少客人,还麻烦小公公旁边喝碗茶,容钱某跟家里人交代几句。”

    小太监连连点头,“那大人快些,太子殿下还在宫里等着呢。”

    钱有福点头,把小太监交给钱有山招待,便急急转身去安排。

    “既然宫里宣召,你就快去吧,放心,家里有我们呢。”这种情况也是没办法的事,大家也都理解。

    “那我就先去了,大哥、师姐夫、周元、小胖阿继劳烦了。”

    “不劳烦,快去吧。”

    钱有福颔首,转身看了眼正抱着孩子的秦慕歌都来不及跟他爹娘说

    一声,便急急带人跟着小太监离开了。

    “小公公,不知太子殿下宣召,所谓何事啊?”

    进宫路上,钱有福给小太监塞了定银子,跟小太监套近乎,套话。

    小太监知道钱有福是太子跟前的红人,还是皇长孙的夫子,收了银子,欢喜之余,对钱有福也客气,想着反正这事也不是什么特别机密,待会钱有福进宫自然而然就知道了,也就没瞒着,把山东、河北多地遭遇冰雹,百姓损失惨重,这一季庄稼很可能颗粒无收,几地官员却知情不报,没有任何措施,甚至粗暴对待治下百姓,导致有些地方发生民乱的事儿说了。

    “民乱?!闹得这么严重?!”

    小太监点头,凑到钱有福耳边悄声道,“太子收到消息,震怒,气的当场就砸了茶碗。现在朝中重臣都已经被请到宫里去了。”正在商量这事该怎么办呢。

    按理,这位钱大人只是翰林院的正六品编撰,其实这事跟他关系不大,可谁让太子殿下对钱大人信重呢。

    钱有福颔首,脑袋里快速思量着太子找他会问什么,他该如何应对。

    等马车到了宫门口,钱有福心里已经有了大概章程。

    也幸亏他早有准备,进了南书房后,太子根本没有给他思考时间,上来就直接问他,山东、河北冰雹地方官员处置不当,闹出乱子的事,他怎么看?

    “以臣之见,首先还是要以安抚百姓为要。”这时代的老百姓都是靠天吃饭,而且因为穷,家家户户日子过的都紧巴巴的。这一季粮食收下来,大多数就只能留撑到下一季的粮食,现在老天爷突然来这么一出,眼瞅着他们下一季粮食就要出问题,一家人面临着要饿死,老百姓不慌才怪。

    旁边立时有人冷哼,“钱大人说的倒是轻巧,朝廷没钱,如何安抚?”拿什么安抚?

    “开仓借粮。”

    “开仓借粮?”旁边几位大人面面相觑,他们都只听过开仓放粮,还没听过开仓借粮。“钱大人说的这‘开仓借粮’不知是怎么个借法?”

    这个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只需官府开放粮仓,允许实在吃不上饭的人家到义仓借一定数额的粮食即可。”

    不需要补足百姓因为这场冰雹造成的所有的损失,只需给他们一个活下去的希望。民心就能暂且安抚住。不需要太多银钱。

    等南边粮仓的粮食下来,朝廷应该也能匀出一些税赋,到时候再买一些南边的粮食运过去,以以工代赈的方式发下去,这样大部分危机就都可以解除了。

    “钱大人还是太年轻,问题想的太简单了。钱大人相不相信,只要义仓可以借粮的消息放出去,立马就会有一堆人拿着家里东西去把义仓的粮食全部借完,甚至一个cao作不好,还会出现疯抢□□的局面……”

    “我相信”钱有福点头,“可是做事情,本来不就是遇到问题去解决吗?如果觉得这个办法不行,那个办法不行,就全都一棍子打死不去尝试,那这个问题不是一直都在吗?”至少他提出了一个可以尝试的解决方案不是吗?

    “至于诸位大人担忧的,可能有人多借,这个很容易解决,可以凭借户籍登记,限定每户可以借的数量。怕有人抢,这个也很好解决,可以每个村每个胡同分批次到粮仓借粮。这个过程中,由衙役或者附近的驻军帮忙维持秩序,但凡有人敢抢或者不讲道理,直接投入大狱,只要有几个杀鸡儆猴的,其他人想来不敢乱来。”

    秦父等人闻言点头,听起来好像有那么点道理。

    却不想,钱有福紧接着就说出了这个方法存在的最大隐患,那就是,“义仓里储备的粮食严重不够。”

    很多当官的都有个通病——贪,到了地方想尽各种办法搜刮钱财,剥削当地商贾百姓还不够,有的还会把主意打到粮仓里的粮食身上。前朝就是毁在这上。

    虽说大周建国也不过二十年,可谁又能保证,这么多地方,就没人这么干呢!

    第203章

    事实也正像钱有福想的那样, 或者说,比钱有福想的还要严重,太子派出去的钦差随便走走, 就查出好几个蛀虫。

    别说义仓的粮食储备了,就连官仓的粮食储备都不达标。

    “听说有的储备粮连一半都不到。还有听说钦差要去查, 临时从其他地方拉了草糠、石头放下面充数的。陈粮问题就更不用说了。你说, 这些人都是怎么想的?这种事情上都敢弄虚作假?!”周元想想都觉得吓人。这幸好是一开始就查出来了,要是回头真正开始往外借粮的时候才发现问题,那问题可就大发了。

    钱有福怀里抱着小安安摇头, “谁知道呢?不过有了这一出,以后朝廷肯定会加强对这一块的监督的。”昨□□廷上, 太子不就直接任命了仓粮巡查官吗?有了巡查官,以后应该会好点。

    周元想想点头, 人总是怕死的,太子一口气杀了那么多人, 确实应该能吓住一部分人。

    “对了,我听说, 你大哥这次因为粮仓储备丰足, 被太子在朝堂上表扬了。恭喜啊。”后面只要不出大问题,三年考核期满,肯定能往上升一升。

    提到这个, 钱有福也很高兴,“谢了,说起来其实这事也是巧了。”谁能想到会有人突然去查官仓、义仓的粮食储备呢。

    当然, 最根本的, 还是他哥这个县令做的不错。

    之前,两地路途遥远, 很多事情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他哥信上都没给他细说。这次他爹他娘带着顺子来了之后,钱有福问了他们他哥在平原县的情况,才知道他哥这一年在平原县过的有多不容易。为了收服当地势力,甚至几度以身犯险。为了激发当地百姓做事的积极性,让他们信服他,跟着他做事,也是煞费苦心。现在上面的人能看到这一点,钱有福肯定是为他哥高兴的。

    “你那边呢?现在怎么样了?”周元在国子监也一年了,一开始因为不熟悉情况,没咋表现,现在总该有所行动了吧?

    周元笑着颔首,他也已经找到方向了。说起这个,他还得好好谢谢钱有福,如果不是钱有福那本科普急救篇给了他灵感,他还不知道该做什么呢。

    “现在大家都越来越好了。”钱有福抱着打哈欠想睡的安安轻轻拍了拍,把小家伙交给过来要人的周氏,回来继续道,“张霖哥在西北那边做的也不错。”

    “你呢?科普急救篇弄完了,准备做点什么?太子殿下、学士大人有给你安排新活吗?”

    “还没”,他现在除了日常给九皇子、皇长孙、皇次孙上课,并没有其他事情,“我自己有点想法,不过还要再理一理。”也需要找一些专业人才好好讨教一下。

    *

    “你说你想去皇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