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经典小说 - 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在线阅读 - 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第97节

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第97节

    “这么赶?!”钱有福话音刚落,就想到秦家大哥跟他一样后面也要下场考会试,当即理解的点头。

    第152章

    送走大舅哥, 钱有福也开始了紧张的备考。

    一开始顾及秦慕歌刚嫁过来,怕秦慕歌不适应,钱有福晚上还会刻意早点回去, 陪秦慕歌说说话。

    后面秦慕歌对家里人渐渐熟悉起来,能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了, 钱有福便彻底放飞自我了。每天卯时初起, 直学习到子时才休息。

    小两口每天就吃午饭的时候能见着说上两句话。

    “还好,姑爷每旬都会给自己放半天假,陪姑娘您出去转转, 不然姑娘每天闷在家里,还不得闷死了。”

    “又胡说, 什么死不死的也不知道个忌讳。”喜鹊从外面端着一盘点心进来,听到画眉的话, 没好气的轻拍了一下画眉。拍完把盘子放在秦慕歌跟前轻声道,“姑娘, 你这荷包也做的有一会儿了,吃两块糕点歇会儿吧。”

    秦慕歌点头, 放下手里的针线, 用画眉递过来的湿帕子擦了擦手,捏了块拇指大的糕点放到嘴里,“阿福哥那可有送去?”

    钱有福平时读书辛苦, 饿的快,秦慕歌嫁过来后每天都会一天两次让人送些点心过去。

    “已经送过去了,照着您的吩咐, 老太太、夫人、三夫人、大少夫人、秀儿姑娘、阿义公子那都送过去了。不过, 老太太、夫人、三夫人都说下次不用往她们那边送,给姑爷那边送就可以了。对了, 大少夫人还让我提醒您一下,翻年正月是闰月,这边也有给长辈做闰月鞋的习俗。”

    “闰月鞋”她怎么把这茬给忘了?!秦慕歌腾一下站起来,也顾不上吃什么点心了,立时就要去库房挑料子。

    可是公婆、爷奶他们喜欢什么料子,什么颜色,秦慕歌压根不清楚。

    “要不?晚点等姑爷回来,问问姑爷?”姑爷应该清楚的吧?

    “应该?”但是现在阿福哥他太忙了,想要跟他说上一句话可不容易。

    “怎么今天这么晚还不睡?”

    子时初刻,钱有福轻轻推开房门,原以为他媳妇已经像往日一样睡下了,一抬头却发现他媳妇披着件衣服靠在床头,手里还拿着本话本,正努力睁着眼保持清醒。

    “回来了?”可算是把人等着了。秦慕歌扔下话本,打了两个哈欠坐起身。

    钱有福点头,“困成这样还不睡?特意等我的?”

    秦慕歌点头,“有点事问你。”

    “真有事问我,你可以去前院找我,也可以让画眉、喜鹊她们去前院叫我回来一趟,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不用这样等。”

    “这不是怕耽误你看书吗?”秦慕歌笑,她是从小看着两个哥哥辛苦念书长大的,知道读书人的辛苦不易。“再说,其实我这也算不了什么大事,我就是想问问你知不知道公公婆婆,爷奶喜欢什么料子什么颜色。”

    “怎么突然想起来问这个?”

    “这不是那是闰月了吗?我给公公婆婆,爷奶他们做闰月鞋。”

    “闰月鞋?什么闰月鞋?”钱有福之前从来没听说过。

    “闰月鞋就是闰月鞋啊,不是有这么个说法吗?‘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反正就是逢闰月的时候闺女、媳妇给家里老人准备祈求老人平安康泰,延年益寿的。”

    钱有福震惊,“还有这种说法?”说完想到早些年他娘、三婶齐齐给他奶做鞋的情景若有所悟,“原来是这样,辛苦夫人了。”钱有福躬身拱手朝秦慕歌行了一礼。

    秦慕歌吓一跳,嗔怪的拍了钱有福一巴掌。

    钱有福轻笑,见秦慕歌忍不住又是连着几个哈欠,连声道,“好了好了,我不说了,你赶紧睡吧,爹娘她们的喜好,我等下写下来放桌子上,你明天起来再看。”

    “那你别忘了。”

    “忘不了。这就睡着了?还真是困了。”钱有福摇头轻笑,给秦慕歌调整了下睡姿,掖了掖被子,这才蹑手蹑脚的去洗漱。

    洗漱完顶着困意,坐到桌前写他爹他娘的喜好。写完,想到秦父秦母秦夫子,钱有福又在下面多问了句,“岳父岳母那边要不要做好了他托人送去京城?”

    “当然要”翌日秦慕歌起来,看到桌子上钱有福留的纸条,抿唇一笑,想到什么,让喜鹊取来薛涛笺在上面画上几种常见的绣纹,询问钱有福哪种更好。

    晚间钱有福回来看到桌子上的薛涛笺,思忖了一下,从中选了两个图案,并认真附上了自己的理由。

    写完,钱有福转身看看床上睡的香甜,不知梦到什么嘴角都是笑的秦慕歌,轻轻爬上床,把人搂到怀里,满足的叹了口气,仿佛有这个人在,一天的辛苦疲倦就都一下子消散了。

    “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呢。”

    照常早起推开门,钱有福就要像往常一样去打拳。结果一阵冷风吹进来,钱有福浑身就是一个激灵。

    抬头再看,外面不知什么时候落了雪,一夜过去,院子里已经一片银装素裹了。

    钱有福担心夜里降温,他爷他奶受不住,仔仔细细把门关好,赶紧去他爷奶那边查看。

    好在昨晚两个老人屋里点了炭盆,这会儿屋里的炭火虽然熄了,却也不冷。钱有福提起的心这才放下。

    “爷奶那边怎么样?没事吧?”钱有德比钱有福晚了会儿,出来发现下雪之后,第一反应也是过来看看两个老人,见钱有福从李氏、钱存贵屋里出来,关切的问道。

    “没事。爷奶屋里点了炭盆,不是很冷。”

    “那就好。”钱有德也就放心了。

    兄弟俩转身一起往前院去。

    “今天这雪这么大,外面估计不好走,也不知道张霖他们还会不会过来?”

    “过不过来都好,过来,我们就跟往常一样看书、讨论,挺好;不过来,来回路上就少了摔跤的可能,更安全。”

    钱有德点头,进屋后,先去装炭点炭盆。

    等着屋里温度升起来的空隙,兄弟俩开始互相提问,这是兄弟俩这段时间经常做的,比较下来感觉比就这么干巴巴的背,效果更好点。

    互相提问完,已经是三刻钟之后,钱有福把四书五经拿出来,开始摇头晃脑的念书。

    说到摇头晃脑这一点,不得不提一句,这种念书方式对预防颈椎病效果真的相当不错。反正钱有福这辈子念了这么多年书,从没像上辈子很多学生那样肩颈不舒服。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在读书阶段也很少有颈椎病这种困扰。

    除此之外,摇头晃脑背书在你本身比较累的时候还能减轻你的疲劳感,让你更容易投入。

    就像钱有福现在这样,一背起书来压根没什么时间概念,被他哥一巴掌拍醒之后,转头看到外面的天色,钱有福才反应过来,自己不知不觉背书的时间又超了。

    第153章

    “吃早饭吧?吃完早饭, 张霖他们如果还不来,我们就开始做卷子。”

    卷子是钱有福昨天刚从黄夫子那拿回来的,是黄夫子从他京城的好友那找来的, 据说是京城某书院年考的题。

    钱有福点头,半刻钟快速解决早饭, 又花小半刻钟的时间在院子里帮着扫了扫雪, 稍微消化了一下,同时放松了一下眼睛,兄弟俩就开始了漫长的答题。

    这个时候, 屋子里很安静,只有毛笔在纸上舔过留下的轻微声响, 伴随着内院女眷、钱有义带着顺哥儿玩雪的欢呼笑闹声,这边就显得越发清净了。

    终于写完, 钱有福落了笔,扭了扭脖子拿起自己写下的文章认真端详。

    不错, 字比之前有进步,至于内容嘛。

    这份卷子上几道题考察的都是农业、战事方面的东西。这些东西, 如果放在之前, 他或许写起来会比较空泛,但是现在在他师父的要求下看了那么多邸报,写了那么多篇策论, 现在他写出来的东西,已经相当言之有物了。

    卷子拿到黄夫子跟前,黄夫子给出的评价跟钱有福一样。

    “不过破题方面, 还可以再精益求精一下”。

    钱有福点头, 虚心听取黄夫子建议。

    回去之后按着黄夫子的建议,当晚便又重写了一篇。然后再拿回去给黄夫子批阅。

    一次次重写, 一次次改动,就在这样的一次次循环往复中,一年时光悄然而去。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平哥儿都一岁多了,距离你们会试就只剩三个月时间了。我看这天阴沉沉的,不会下雪吧?雪下的一大,船是不是就走不了了?”秦慕歌看着窗外天色忧心忡忡的道。

    钱有福点头,所以之前他跟他哥商量的时候就准备了两套方案,一个是乘船,一个是坐马车。“看会不会下雪吧,实在不行就只能坐马车去了。”反正过几天就走,时间肯定来得及的,就是人辛苦点。“这次,你真不跟我一起去京城?”钱有福转头询问秦慕歌。

    秦慕歌摇头,“你是去参加会试,到时候一起走的还有大哥,和你那些同窗,我跟着一起不太合适。再说大嫂娘家也在京城,相比我只嫁过来一年,大嫂嫁过来都好几年了也没回去,大嫂都不去,我一个人跟你去京城多不好啊。”她还是不去了吧?“等你跟大哥中了进士,回来接我们,我们再一起回去。”

    “好”钱有福伸手把人搂到怀里,笑着点头。

    当夜,大雪如期而至,呼呼的北风,裹着鹅毛大雪打在窗棱上打的加固过的窗户纸呼啦啦响。

    钱有福被外面动静惊醒,特意爬起来穿上衣服到他爹娘、爷奶那边去看了看。确定没问题,才回来继续睡。

    却没想到上床的时候一个不小心把秦慕歌给惊醒了。“怎么出去了?”被子被掀开一角有点冷,秦慕歌下意识睁开眼睛看了钱有福一眼,复又闭上,往钱有福怀里挤了挤,迷迷糊糊的问道。

    “外面下大雪了,我去爷奶爹娘那边看看。没事,睡吧。”钱有福隔着被子跟哄孩子似的拍了拍秦慕歌,秦慕歌很快就在他怀里睡了过去。

    钱有福这会儿听着外面呼呼的风声却有点睡不着。

    十多年寒窗苦读,成败就在三个月之后了,钱有福有时候想想也难免会紧张。

    虽然师父一直说,他正常发挥中个进士问题不大,可世事无常,谁又知道到时候会怎么样呢?

    万一没中怎么办?万一中了个同进士怎么办?

    可能是睡前所思,夜有所梦,睡着后钱有福还真就梦到了自己落榜被人嘲笑的情景。只是梦里的自己很勇,当场就嘲讽了回去,且言语非常犀利怼的人直接说不出话来。

    “那你还记得自己说了什么吗?”第二天,钱有福把这事说给他哥听,钱有德笑着问。

    钱有福摇头,“就是潜意识里知道自己把人怼的哑口无言,但是已经不记得自己具体说了什么了。不过有了这么一个梦,我好像突然不紧张了。”

    之前随着会试的时间一天天临近,确实心里会有焦虑来着。

    “那不是好事?”

    “确实是好事。”钱有福想想笑着点头,“哥,你东西收拾的怎么样了?”

    等这场雪停了,化两天雪,他们就要跟着商队出发,时间还是挺赶的。

    “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明天雪停之后。我去问问张霖,你去问问周元。”既然大家约了一起走,步调自然要统一。

    “好”钱有福点头。

    翌日兄弟俩同时出门,结果刚走出巷子口,就看到了不远处结伴而来的张霖、周元。

    “看来,我们都想到一块去了。”

    张霖、周元笑着点头,而后四人转身又回了钱家,把这次乘马车去京城的事又细细商量了一下。

    “虽说我们这次是跟着商队一起走,可安全方面,自己该上心的还是得上心,你们每个人出门都别忘了带点防身的东西,为安全计晚上我们可能还得自己安排守夜。”

    “吃的穿的取暖的炭火也得带够,这一路过去路途遥远,天气又冷,我们路上不一定能及时找到驿站或者旅店休息买吃食。”

    张霖点头,“可是具体要带多少呢?”这个他们也不常出门不清楚啊。

    “这个我知道”钱有福开口,“我特意问了镖局的人”他还根据咨询来的信息,特意列了一张单子出来。“你们回头可以按这个抄一份回去作为参考。”

    张霖、周元点头。

    然后四人又说到跟随上京的人员上,此次上京路途遥远,又是这种天气,他们各自的家里人肯定不会放心让他们自己一个人去,多少都会带上一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