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经典小说 - 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在线阅读 - 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第24节

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第24节

    也差不多,甚至这小子比他还不如,看到他爹,整个人都快哭了,“爹,娘,我没犯错,我在私塾里可乖了,真的。”

    “知道知道”,小胖爹娘哭笑不得,“夫子叫你们过来,不是你们犯错,是把你们叫过来,正式拜师。”

    “正式拜师?什么正式拜师?”不是已经都入学了吗?还拜什么师?钱有福一脸茫然。

    钱长林揉揉钱有福小脑袋轻笑,“你就没注意到你到袁夫子这来念书,少了一步?你们没拜孔老爷像。”

    “啊?哦,好像是。”不说他都忘了,这个时代读书人开始念书确实好像都是要拜孔圣人像的。他之前还以为袁夫子这不用拜呢,敢情不是不需要拜,而是,没有一开始就安排?这是担心他们小,坚持不下来?所以给他们定了考察期,然后现在是考察期过了?

    就是这样,钱长林点头。

    行吧,谁让他们确实小呢,袁夫子有这样的顾虑其实也能理解。

    那就拜吧,钱有福跟小胖由大人帮着整理了衣服之后,一起懵懵懂懂的按着大人的要求开始走流程。

    先是夫子请出圣人像,然后钱有福跟小胖一起在夫子的教导下,两掌叠放、掌心朝内、左手放在右手外,朝孔子像鞠躬行礼。然后再拜袁夫子,送上寓意着早日高中、鸿运高照的红枣、红豆等物。

    袁夫子意思意思说上一些训诫、劝勉的话,最后再用朱砂在钱有福跟小胖额头正中位置点上一颗寓意开智的朱砂痣。这个拜师流程就结束了。

    “哎呀,这么巧,你们也都在啊。”

    钱有福他们这边刚点完朱砂痣,钱昌荣、袁氏就带着钱继跟在一个二十岁左右跟袁夫子长得有点像的青年人身后从外面走了进来。

    “钱老哥/钱老弟、杨老弟”

    “干爹、干娘、阿福、小胖/阿继”

    看到彼此,两边都很是意外,没想到这竟然也能撞上。

    两边一寒暄,得知钱有福他们刚刚拜完师,都很是遗憾。“早知道今天阿福、小胖正式拜师,我们就带着阿继早点过来了。这样三个孩子还能一起。”

    “谁说不是呢?”多好的缘分啊,小胖娘感慨。

    “二哥,要不,阿继,今天就也一起把师拜了吧?有阿福跟小胖他们在,阿继一定能坚持下去的,以后三个孩子说不定还能传出个佳话呢。”袁氏看着自家儿子,又看看钱有福跟小胖,突然朝袁夫子笑着开口道。

    袁夫子看看三个孩子,想了想捋了捋胡子点点头,“不过先说好,如果阿继在这受不得约束,还是要给你们送回去。”

    说完,袁夫子让青年先去给丙班上课,然后他抓紧时间给钱继走拜师流程。

    拜师礼在这个时代其实是挺严肃的一件事,刚刚身处其中,钱有福跟个木头人一样,大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注意力都在大人的口令上还没什么感觉,此时旁观钱继拜师过程,看到钱继拜师时,他爹他娘他们的表情,钱有福这才有些体会到一个读书人、读书在这个时代意味着什么。

    第037章

    “阿福, 小胖,这是我们新来的同窗吗?”

    “阿福,夫子叫你们去是接新同窗吗?”

    钱有福, 小胖带着阿继刚回到丁班,班里赵云祥等人的目光就都好奇的看了过来。

    因着这几天班里接连添人, 且年纪都不大, 王杰、王子明他们倒没有对阿继的年纪有什么质疑,只是好奇钱有福,小胖还有阿继三个的关系。

    他们仨刚刚是手拉手进来的, 明显认识,而且关系匪浅。

    钱有福笑着点头又摇头, “阿继确实是咱们新来的同窗,已经拜过孔夫子了。不过我跟小胖不是去接阿继的。”

    “我们也是去拜孔夫子的。”

    “啊?你们之前没拜吗?不是来私塾第一天就要拜孔夫子他老人家吗?”王子明纳罕, 他记得他们之前都是来的第一天就拜的孔夫子呀。

    赵云祥摇头,“不是的, 我也是过了几天才拜的。”他跟钱有福他们一样,进私塾的时候年纪小, 当初袁夫子也是给了几天考察期的。

    “啊, 原来还有这样的啊?我以为都是第一天就拜的呢。”

    “我原来也以为都是第一天,原来不是啊”班里十几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的热火朝天。

    “那个,你们的文章都背好了吗?等下小袁夫子过来要抽背文章的, 我还没背好,你们能小点声音吗?”有个弱弱的声音,突然从后面传来。

    一开始旁边太吵, 钱有福没听清, 等旁边声音小一点了,钱有福才听到, 不过“小袁夫子是谁?”他们这里不是只有一个袁夫子吗?

    钱有福拉着钱继在自己另一边坐下,好奇的转头问赵云祥。

    赵云祥小声给钱有福解释,“小袁夫子就是夫子的二公子,是个童生,很有才华,可惜时运好像不济了点,连着两次院试,不是分在臭号边上就是吃坏肚子,或是遇上下雨,一直没能考上秀才。小袁夫子在家的时候,夫子就会让小袁夫子过来给丙班还有咱们丁班上个课。”

    “那前段时间”人怎么不在?

    这个钱继知道,“前段时间二表兄跟几个朋友到江南游学去了,顺道去看了看大表兄……”

    大表兄?二表兄?所以“夫子两个儿子?”这两个还都是读书人?

    钱继、赵云祥两个齐齐点头,“大表兄前年就考上了秀才,现在正在江南书院求学,准备考举人。”

    “好厉害?!”小胖毫不吝啬的发出惊叹。

    钱有福小脑袋跟着猛点,“确实厉害。”

    “既然觉得我哥厉害,你们是不是该学着点?”青年含笑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

    钱有福闻声抬头,正好对上一张似笑非笑的俊脸。

    “小袁夫子?”

    袁毅笑着点头。

    钱有福立马小身板坐的直直的,看着别提多乖巧了。

    袁毅挑眉,两声轻咳,刚刚还有些吵吵的教室立时安静了下来。众人起身行礼,“夫子安。”

    “坐下吧”袁毅回礼,礼毕,朝众人摆摆手,“我刚刚看你们说话说的挺开心的,文章都背好了?”

    “背好了/没有”孩子们稀稀拉拉的回复声传来,袁毅笑笑,“行吧,不管有没有背好,咱们还是跟之前一样,来,背背看。你叫钱有福对吧?听说你《千家诗》已经学了大半了?那就把已经学过的《千家诗》都给我背一下吧?”

    钱有福第一个被点名,愣了一下,不过肚子里有货,他也没怵,只简单把要背的东西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就从头开始背了起来。

    期间,袁毅右手握了一把折扇,折叠起的扇面随着钱有福背书的节拍不时敲在左手手心处。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出自宋苏轼《冬景》)。夫子,我背完了。”

    “不错”不愧是他爹这几天一直挂在嘴边夸的娃,袁毅恢复了几分认真笑着点头,“听父亲说你算学也不错?那我再考考你,一加二,再加三,加四,一直加到十是多少?”

    “夫子这个我知道。”

    钱有福还没来得及开口,小胖突然跳出来抢答,“这个阿福之前教过我,是五十五。”这还是他跟阿福在庙会上第一次见的时候,阿福教他的,他一直记着。“对吧?阿福?”

    钱有福朝小胖竖了个大拇指,“对的。”记性不错。

    “嘿嘿。”小胖高兴挠头。

    袁毅看着两个小家伙的相处模式,笑了笑也没怪小胖抢答。不过这题既然被小胖抢答了,自然就不算钱有福答的了,袁毅想了想又给钱有福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八个九是多少?”

    “七十二。”袁毅题目出口的瞬间,钱有福下意识给出答案。

    袁毅:“你学过《九章算术》?”

    钱有福摇头,头摇了一

    半,想着如果说没学过,自己会这些说不过去,便又道,“在我们村周夫子那看过。”

    袁毅不知道钱有福只在周夫子那学了挺短时间,以为钱有福在周夫子那学了挺长时间,虽然有些惊叹钱有福在算学上的天赋,却也没有太惊讶。

    因为他这次江南之行,见识了太多天才人物。钱有福虽然也有些聪明,可跟江南那些天之骄子相比,还是差远了。

    “下一个赵云祥……”

    钱有福考察结束,袁毅继续往后choucha。

    有如赵云祥这种背的好的,也有背的的磕磕巴巴连五句连贯的都背不上来的。袁毅都没说什么,因为这些孩子的表现跟他记忆里几个月前的样子差不多,只除了一个王杰。

    袁毅印象里这孩子之前学习并不认真,性子也霸道还喜欢欺负新来的孩子,昨儿听他爹说起这孩子这几天变化很大,他还不相信。现在看来倒是他狭隘了,这孩子跟几个月之前相比,好像还真变化挺大的。

    袁毅多看了王杰两眼,转头施施然回到教室前,“把你们的《百家姓》都拿出来。”

    “《百家姓》?夫子我们《百家姓》不是已经学完了嘛?”王子明第一个提出疑问。

    “是啊,夫子,我已经学到《千家诗》了”

    “我学到《千字文》‘求古寻论,散虑逍遥’了。”

    袁毅摆手,“今天咱们不继续往后讲,今天我来给你们说说《百家姓》里面几个姓的起源。首先咱们就从咱们班的姓氏开始。你们想先讲哪个姓?”

    “讲赵,讲赵,赵是《百家姓》第一个。”赵云祥两眼亮晶晶看向袁毅。

    王杰、王子明等王姓同学表示不服,“不行,我们班姓王的最多,少数服从多数,夫子,先讲王”。

    身边人都在起哄,钱有福也笑着跟着浑水摸鱼,“夫子,我觉得应该先讲‘钱’姓。”

    袁毅好笑的看向一群孩子里喊声最为响亮的钱有福:“为何?为何要先讲‘钱’姓。‘钱’这个姓有何特别吗?”

    这个他哪儿知道?他就是觉得好玩,看着其他人起哄,他也跟着起哄而已,不对他好像还真知道一个,他仿佛听他爷跟人吹牛侃大山的时候说起过,说他们老钱家有长寿基因?“我们钱姓的老祖宗往上可以追溯到八百八十岁的彭祖。”

    “这个,好像其他姓还真比不了。”袁毅眼睛一亮,没想到钱有福还知道这个,笑着伸手把孩子们的起哄声往下压了压道,“既如此,那我们就先来讲讲钱姓吧。不过在讲钱姓之前,我们得先来简单讲讲三皇五帝的故事……”

    小孩都喜欢听故事,本来还想闹的几个孩子,一听有故事听,也立马安静了下来。

    教室里很快就只剩下袁毅清朗而富有朝气的嗓音。

    钱有福胳膊撑在桌子上双手托着下巴,细细听着,情绪随着袁毅的讲述而时而高高提起又时而轻轻放下,直等袁毅讲完许久,钱有福才跟身边很多孩子一样从袁毅的故事里走出来。

    一抬头,袁毅不知什么时候早就已经离开了。

    “小袁夫子明天还来不来给我们上课啊?”

    虽然只听了小袁夫子一次课,钱有福就已经喜欢上这位小袁夫子的教学风格了,与袁夫子的渊博严肃不同,这位小袁夫子性子明显要活泼很多,上课也更有意思。

    赵云祥摇头,他也不知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但是袁夫子如果知道小袁夫子给我们讲故事,就不知道明天课还会不会让小袁夫子给我们上了。”

    之前也有过这种情况,小袁夫子课上给他们讲《千家诗》,从诗讲到作者,然后讲到野史,扯的太远。被袁夫子知道了,然后第二天小袁夫子的课就被取消了。

    钱有福:“好吧,那就但愿夫子不知道吧。”

    然而这压根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私塾就这么点大,他们说话稍微大声点就传到夫子耳朵里去了,更何况他们班很多人都很喜欢小袁夫子今天讲的这个故事,根本忍不住在外面玩斗草、捉迷藏、跳房子的时候不议论。

    “要是天上能下场雨就好了,下雨他们就不出去玩了。”不出去玩,自然也就不会出去说叫夫子听去了。

    “阿福,小胖,起风了。”

    也不知道是老天爷听到了小胖的祈祷,还是夏天的雨真的就是这么急,说来就来。

    小胖想要老天爷来场雨的话刚说出去不到半刻钟时间,外面就突然刮起了大风。然后紧跟着一场急雨就落了下来。

    课间休息时间跑出去玩的同窗,看到起风就跑回来的还好,跑慢一点的,直接就被淋成了落汤鸡。

    一阵风吹过来,包括王子明在内的三四个孩子都被冻得瑟瑟发抖,有的甚至当场就开始打起了喷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