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经典小说 - 穿进二百人男团中在线阅读 - 穿进二百人男团中 第60节

穿进二百人男团中 第60节

    《瀚海》和《猎物》都是商业大片,院线方面有自身的考量可以理解,但电影院里居然连《一枚信笺》的展板都没有,影院屏幕上是《瀚海》的预告片,入口的区域则是《瀚海》和《猎物》两部电影的宣传板。

    韦晴轻轻叹了口气。

    在她这种书迷眼里,《一枚信笺》是青春记忆,是她心目中的top1网文,但在院线眼里,它只是一部平平无奇,连宣传都不配的平庸之作。

    “进去了。”

    韦晴和朋友一人捧着一盒爆米花等候。

    她买的是早上最早的场次,原以为来看电影的观众不会太多,可陆陆续续地,检票处同一场次排队的人越来越多,韦晴眼尖,能看到有不少观众带了《一枚信笺》原作过来。

    有第一版,也有第二、三版和刚出不久的典藏版。

    《一枚信笺》印刷过很多回,韦晴就是各个版本都买了一套。

    入场的观众彼此间虽然没有互动,但看到实体书的那一瞬,众人脸上还是浮现出了然之色。

    都是书迷啊。

    ……

    观影厅算不上宽敞,只是影院里普普通通的一间,韦晴注意到,电影开始前,影院里边边角角的座位几乎都坐满了。

    她选的是靠中间的位置,后面一排原先还空着六七个座位,忽然间也来了人,都是个子高高大大的男生,韦晴好奇地看了一眼。

    《一枚信笺》的书迷女生居多,男生虽然也有,但韦晴没遇到过几个。

    韦晴很快就不去想了,因为电影正式开始了。

    电影的最前一幕,是沈遥和俞盈的分离。

    《一枚信笺》原作她读过很多遍,对电影里的台词已经十分熟悉。

    她原本就觉得顾熠扮演的沈遥很贴,剧情慢慢展开之后,她的这股念头更加强烈。

    归国之前,沈遥遭遇了同门的嘲笑,因为他的国家积贫积弱,就连导师也不赞成他返回国内。

    “沈,你的化学之路会葬送的。”

    在国外宁静的天空下,沈遥笑容淡淡:“如果我不回去,谁来改变它?”

    镜头在这一瞬给了沈遥一个特写,韦晴忽然明白了,眼里有光这个词是什么含义。

    沈遥平和的外表下藏着一团火,他只是太温柔了,将他的愤怒隐藏在外表之下。

    “演得好好。”

    韦晴已经投入到剧情之中了,但身旁传来的低语她依旧听得清晰。

    接下来的剧情,是沈遥回到国内之后。

    上面安排的实验室,与其说是实验室,不如说是一间破旧的空房,为了迎接沈遥,这间空房其实已经被打扫过,但依然达不到作为实验室的标准。

    等其他研究人员都到齐,几人一起打扫了卫生。

    韦晴的双眼从这一刻开始睁大———

    海外那幕剧情中,顾熠举手投足间的自然感已经让她很惊讶,可自这一幕镜头开始,顾熠对待化学仪器的那种熟稔感、做实验时的投入与考究、完成实验流程时的顺畅……韦晴百分之百确定,那种专注的状态根本不是演出来的。

    黑板上的一道道公式她虽然看不懂,可顾熠念公式时很随意,增减材料时很笃定,那并不是炫技,而是这个人身上的那股气质———仿佛他是天生的化学学者。

    影视剧中涉及专业的成分总会给观众一种炫技的感觉,剧组一旦在涉及知识的领域下足了功夫,便会迫不及待让观众看到,就像演员自我感觉很帅一样,一旦剧组开始炫技,就会让人觉得用力过猛。

    可《一枚信笺》却不是如此。

    那有条不紊的节奏、演员们专注于实验的状态……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真实。

    正是因为真实,这一瞬,韦晴仿佛回忆起了读《一枚信笺》原作时的感受。

    作者着墨于沈遥的努力,写他为了完成一场实验经历了多少的煎熬,这一刻———全部具像化了。

    这些篇章韦晴读过不止一遍。

    银幕上,袁建中和沈遥有了矛盾。

    袁建中年老而倔强,沈遥对实验也有自身的坚持。

    电影中,沈遥一言不发地核对着实验流程,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他一直坚持佐证自己的想法。

    那双眼睛就像一团火,仿佛永远都不会熄灭。

    他也不是没有过动摇———争论之时,他颤动的指尖和紧皱着的额头就是明证。

    但沈遥就是沈遥,这个角色从未脱离过原作,他最终坚持了自己的本心。

    韦晴很清楚,演绎有原作的角色,演员自身是戴着脚镣的,相对之下,脱离原著其实更好演绎。

    可顾熠似乎掌握了沈遥这个角色的精髓。

    他对化学的热爱展现在一场场实验里,尽管性格温柔,他仍然有着自己的坚持。

    但———实验以外的沈遥同样令人动容。

    在深夜里,他和俞盈互相交流着信件,他的温柔溢在眉间,眼眸深处的温柔可以轻易被看见。

    实验时的沈遥是生人勿近的,可一旦离开实验室,他就会脱下铠甲,将百姓省给他的食物分给孩子们。

    观影厅内安静无比,韦晴可以听见四周传来的淡淡的抽噎声,她后面坐着的男生似乎也哭了,一边哭一边喊着让顾老师付他纸巾钱。

    韦晴没有哭,她此刻确定了一件事———她所见的沈遥,正是她年少时第一次在书中读到的沈遥。

    她对《一枚信笺》电影版并不抱有太大期待,可在电影院的这段时间里,她没有一分钟是失望的。

    沈遥和袁建中的矛盾以袁建中的退让而告终。

    但袁建中的退让并不是为了自我,而是为了实验最终能够成功。

    确定继续沈遥的方向后,袁建中和沈遥一起喝了一杯酒,袁建中讲他年轻时候一点点摸索做实验的艰辛,讲一点小病就夺去了他父亲的生命,讲他痛恨那时无助的自己。

    “我把未来压在你身上了。”

    镜头下,袁建中面上的怅惘十分清晰。

    沈遥静静握住了他的手,用力地、沉甸甸地握住,仿佛真的接手了他的未来一样。

    袁建中的手无比粗糙,像皲裂的树皮,沈遥尽管年轻,手指却也泛着常年实验的痕迹。

    然后,最惊心动魄的一场实验到来了———

    研制到了最关键的阶段,只差最后一步,沈遥却迟迟没有头绪。

    银幕上呈现出的是一个在平静中燃烧自我的形象,那双眼睛里的红血丝清晰可见,眼底青黑,仿佛即将爆发的火山。

    但沈遥一直没有爆发。

    他只是将自己困在实验室里,用上了他一生所有的学识,不断去摸索,去探究,一遍接一遍,那股焦躁感隔着屏幕都令人感受十分清晰。

    银幕中的沈遥尚且未感到煎熬,观众们却已经在煎熬了。

    即使知道了实验最终的结果,韦晴却一心一意祈祷实验快些成功———不,她的内心反而彷徨而煎熬。

    她已知沈遥的命运,并在年少时数次为此而痛心,当电影放映到这一幕时,她心中忍不住祈祷,再慢一些,再慢一些。

    沈遥就像一辆疾驰的、已知终点的列车,他注定要停止在某一刻。

    然后,韦晴看到了———

    那双做实验的、粗糙的手,温柔却决然地推开所有人。

    他面容憔悴,眼里的温柔却如溢满星子的黑夜,笑容在他唇角绽开,很浅,像他本人一样内敛。

    镜头长久地停留在这一幕。

    沈遥在笑着,观影厅内的观众却泪流满面。

    第55章 055 票房数据

    成年以后,韦晴很少会为一件事哭,就算为《一枚信笺》的结局悲伤,她依然能抑制住自己的情绪。

    《一枚信笺》的确是好看的。

    年少时看原作的一幕渐渐涌上她心头,韦晴还沉浸在剧情中,就听身后的抽噎声越来越响———电影院里女孩子多,她没想过,身后的男生会被剧情感染到这种程度。

    电影的结尾,是长长的演出人员的片段,不知为什么,韦晴暂时还不太想出观影厅,就在座位上多候了一会。

    她起身的同时,身后的一排男生也起了身。

    她干脆在台阶旁边等了片刻,让对方先走。

    “谢谢。”对方出声的同时,韦晴才抬起头朝对方看了一眼。

    ——就算有帽子遮挡,韦晴还是认出了那张刚刚才在大银幕上出现的面孔。

    “顾熠!”

    顾熠伸出手,示意她声音小一些。

    韦晴几乎不追星,但鬼使神差一般,她还是掏出笔,请顾熠给她签个名,可惜她今天包里只有笔,没带纸,韦晴灵机一动,拿出了《一枚信笺》的电影票。

    顾熠端端正正在电影票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韦晴正要拿回电影票,顾熠却在反面添了一行字:“谢谢你支持《一枚信笺》。”

    “你演的沈遥很好,我很喜欢。”说这句话的时候,韦晴语气也很郑重。

    她此刻离顾熠很近,可以清晰地看清对方的五官和睫毛———顾熠真人和银幕上的沈遥一样有冲击力,对方出门没有修饰,清新爽朗的感觉就像刚走出校门时的沈遥。

    ……

    “顾老师要哭了。”

    “被影迷当面夸,直冲顾老师的心脏。”

    季迟几人看着顾熠被夸后脸慢慢变红,出了观影厅脸是红的,到了外面脸还是红的。

    顾熠一直是很稳重的性格,这一幕着实算不上多见。

    “太不经夸了吧顾老师?”杨艇发出怪叫,被几人嫌弃地看了一眼。

    今天《一枚信笺》上映,几人手头都没什么事,就约着一起去电影院支持顾熠。

    结果……他们万万没想到,杨艇居然是情绪那么丰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