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经典小说 - 公主明天要登基在线阅读 - 公主明天要登基 第445节

公主明天要登基 第445节

    徐冽面不改色,也没有半点笑意:“求情的前提是得有分量,能说得上话,我自认与王爷素昧平生,没有那样的交情,自然也就没有那个分量,能在王爷面前替别人求下什么情来。”

    好一个徐冽,好一个徐小郎君。

    早知道徐冽武艺高强,他做武状元是众望所归,外头那些人无不心服口服。

    但赵承衍还是头一次知道,徐冽头脑清晰,条理明白,是个极拎得清的人。

    徐照的确把这个小儿子教的很好。

    只是很可惜,为了一个武状元,父子两个意见不合,闹到决裂的地步。

    想来徐冽幼时,徐照也是费尽心思,倾尽全力去栽培徐冽的。

    眼前十六岁的少年郎,真正的文武双全,可比赵承奕膝下那几个废物中用多了。

    这样的人,本来应该在南境战场大放异彩。

    赵承衍长叹一声:“多奇怪,徐照把你栽培成文武双全的全才,却在你将要崭露头角,前途无量的时候,又亲手斩断你的前程。

    我没做过父亲,实在不太能够理解,这是什么样的心态。”

    徐冽面皮才稍稍紧绷了一些:“那多谢王爷夸奖了。”

    少年人意气风发,果然不错。

    他连一句谬赞的谦虚都没有。

    赵承衍又侧目看去:“你想投燕王府麾下?”

    徐冽愣了下:“王爷怎么什么都知道?”

    这话就有些呆了。

    不是为了投靠他,冒着杀头的风险等在安定门外做什么。

    “那你为什么要投靠本王呢?”赵承衍把两手一摊,“本王如今也不过一富贵闲人,你的一腔抱负,恐怕难在燕王府得以施展。”

    第383章 徐冽篇之四

    徐冽的确是君子。

    毕竟君子坦荡荡。

    而徐冽已经正直坦荡到面对赵承衍这样的问题,他都不晓得也不愿意扯谎遮掩过去。

    而面对这样子直言不讳的徐冽,赵承衍一时之间更是哭笑不得。

    他年长徐冽一些,但是细想想看,他十五六岁的时候,也不似徐冽这般。

    宫里长大的那几个孩子,更没有这么直来直往的性子。

    竟然也不知道该说是直爽,还是没成算。

    又或者……

    赵承衍一双眼睛眯成一条缝,打量着徐冽:“你是觉得,实话实说,最能打动人,说不定本王见你又可怜,又确实是个人才,一时心软,就把你留在王府了?”

    徐冽还是径直点头说是:“我既然是诚心来投靠王爷,当然不想有所欺瞒。漂亮话我会说,来之前成荣还劝我,说些好听的,毕竟人都喜欢听好听话。

    但是见了王爷,我反而觉得,王爷喜欢听真话,不喜欢听漂亮话。”

    赵承衍高高挑眉,扬声反问:“何以见得?从前从没见过,更素不相识,你小小的年纪,难道竟也有仅凭着一面之缘便能看穿人心的本事?”

    “我若说是直觉,王爷信吗?”

    旁人说这话,赵承衍一定不信,只当是敷衍说辞,只是他也不会再追问下去。

    可是徐冽说,他还真就愿意相信。

    少年郎君一双眸最清澈,澄明可见底,是他尚且不曾被这俗世浊气污染过。

    即便徐照硬生生断了他的前路,斩断了他的理想抱负,他用了最决然的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场与态度,却没有选择就此沉沦。

    徐冽有着顽强的意志力。

    一条路走不通,换条路,还是想要走下去。

    他不肯放弃,哪怕另辟蹊径,或者这条路很可能根本就行不通,至少在他年少时,努力过,付出过。

    有真本事,也还算通透。

    赵承衍心下已经有了决定:“只是本王未必会在御前举荐你。”

    徐冽面色稍滞,显然迟疑了一瞬。

    赵承衍笑着继续问他:“迟疑了?想再考虑考虑?”

    徐冽没点头,也没摇头,沉默了很久之后,才闷声问赵承衍:“为什么呢?哪怕我真的是个可用之才,对朝廷,对大齐。

    我不是说天下缺了我不成,而是大齐这几代重文轻武,军中可用的将帅之才确实不多。

    我有信心,绝不会给王爷丢脸,王爷也还是想要明哲保身,远离那些纷争?”

    原来这少年什么都知道。

    于是赵承衍笑意敛去,郑重其事道:“是。”

    徐冽有些失落,可他仍然没有改口:“那我也还是想投在王爷麾下。

    我知道,朝中还有别的权臣可以选择。

    生在徐家,幼承庭训,有些道理,早在我十一二岁就懂了。

    无论是国公府还是姜家,亦或是刘家,想是都很愿意收留我,提拔我的。

    哪怕会因此而得罪禁军大统领,可军中有人可用,比什么都来得紧要。

    但我不愿。”

    赵承衍倏尔懂了。

    他是不愿意搅和到未来的夺嫡党争里去。

    这少年还有心做个纯臣。

    燕王府,是最适合纯臣投靠的地方,也是最不适合的去处。

    他永远不会向赵承奕举荐什么可用人才。

    再出色,再优秀,都没用。

    不过现在的徐冽,外头人说昔年上京的明朗少年徐六郎,如今成了丧家之犬……

    徐冽好像也没有别的选择。

    “无妨。”赵承衍点着手背看他,“你跟着我,我也不会亏待你,等将来新帝登基,我若还能说上话,举荐举荐你,也是可以的。”

    这不像是玩笑话,徐冽眸色又是一沉:“那王爷这算是接受了我的投诚?”

    赵承衍皱眉:“投诚这个词是这么用的?”

    徐冽啊了一声,一时无话。

    “跟在我这里当差,好处少不了你的,但你和旁人又有不同。”

    他一个但字出了口,徐冽心口就已经直坠入谷底去了。

    果然赵承衍又接上前话:“做个暗卫吧,我可不想得罪徐照,让他没事儿就来找我的麻烦,清闲日子我没过够,不大愿意招惹麻烦上身。”

    ·

    一直到昭宁帝最心爱的大公主永嘉公主赵盈入朝的那一年,徐冽的处境,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个时候他已经在赵承衍身边做了六年的暗卫。

    说是藏头露尾不合适,但生活在暗处,见不得光,对于徐冽而言,头两年的时间里,实在是太过于折磨人。

    赵盈刚刚入朝时,他委实羡慕了一场。

    哪怕如今都二十了,更沉稳,也更镇静,还是会羡慕的。

    永远可以行走在阳光下的人,想要什么,伸手就能触碰到,张张嘴便能得到,怎么不叫人羡慕呢?

    他挣扎了那么久,久到都快要放弃了,咬着牙,撑着那口气,苦熬着。

    真是有些不甘心啊。

    赵承衍的态度也是全然不同。

    不过这上头徐冽倒想得开。

    毕竟人家是叔侄,他不过是个外人,连臣下都算不得。

    赵盈能顺利入朝,不乏赵承衍的功劳。

    而此刻——

    徐冽面无表情的站在赵承衍的书房里,听着赵承衍说了快有两车话,其实中心思想就一句——你去做赵盈的暗卫吧。

    赵承衍见他半天不吭声,抬眼看他:“不想去?”

    “我追随王爷六年,只认王爷这一个主子。”徐冽其实是个认死理的人,“一奴尚不侍二主,何况大丈夫。”

    赵承衍撇了撇嘴:“她才入朝,根基不深,都没站稳脚跟,身边实在没有什么可用之人。

    她性子倔,在宫里受了委屈不想待在宫里,非要搬出宫住,又不肯安分消停些。

    这些天忙里忙外还要出城,身边也没有可靠的护卫。

    我这儿可用的人虽然多,但我总不能越过皇帝,把我府上的侍卫调给她,你身手好,可以一敌百,有你一个就足够,我也能安心些。”

    他想了想,对徐冽而言,这或许不大妥当,便耐着性子又劝徐冽:“这么着,你且先去她跟前当差,护她周全,等过了这阵子,她站稳了脚跟,身边也有了心腹可用之人,你自然还是会燕王府当差的,不算叫你另择贤主。

    当然了,你要是实在不愿意——”

    “我听王爷的。”

    赵承衍眉心一跳,态度转变的这么快?

    徐冽已经做完了礼又抬起了头来:“王爷的良苦用心,我并非全然不知。”

    他是寸步不离的护卫赵承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