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经典小说 - 公主明天要登基在线阅读 - 公主明天要登基 第434节

公主明天要登基 第434节

    那都是贵人们之间的事情。

    可是直到辛大姑娘封郡主后的一个月,天子册立东宫储君,赐婚的旨意是紧跟着连发的,说是叫赵王殿下双喜临门,而又因此大赦天下,这才是京中最要紧的大事!

    辛家这位大姑娘,可真是天生富贵命。

    生在国公府,外祖父是内阁首辅,天子是她亲姨母。

    如今才十岁的年纪,册封了郡主,而且她的食邑是比个公主规格待遇都要高的,皇帝是真的疼她。

    这样抬举辛大姑娘的身份,然后还要先册立储君再赐婚,一道赐婚的圣旨就定死了她太子妃的身份,还为这桩婚事大赦天下。

    虞令贞也没有搬到东宫去住,仍旧住在他的赵王府里。

    赐婚比册立太子更叫他高兴,在王府里已经连着设了七天的宴。

    他席间高兴,就总是多吃两杯酒。

    宋娴扯着宋行之的袖口劝:“他这些天老是这么吃酒,这可真是不成,我听母亲说,这些天他都不上朝的,表姑母虽然不说什么,那总这个样子,才刚刚册了太子,朝臣回头该上表弹劾了,大哥去劝劝吧,再高兴也不能这样得意忘形呀。”

    宋行之脸色也有些不大好看。

    但是这会儿好些人都在,他这样上去劝,反而不好,且还扫大家的兴。

    他反手拍了拍宋娴:“你去吃点东西,帮着周全些,一会儿宴散了,送了那些人出府,我再去找太子殿下就是了。”

    好在虞令贞再怎么兴奋激动,也还是留了些分寸,尽管席间都会多吃两杯酒,总归不会喝的酩酊大醉。

    虞令贞从小是在宫里长大的,赵盈膝下只有他一个,且也只打算有他一个孩子,他是不必经历那些所谓的尔虞我诈,况且宋行之还知道的是,在虞令贞五岁之前,都没有真正被当做储君来要求他一定要如何,一定不能如何,虞令贞的幼年过的是相当随意的。

    然而这七八年的时间之中,虞令贞所接受的都是储君教育,他知道自己未来事要做天子的。

    一言一行,该有的谨慎一定会有。

    酩酊大醉这种事情,到他十三岁这一年,也不曾发生过。

    宋行之盯着那抹身影,唇角挂着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淡淡的,而后摇了摇头。

    他突然想起来一件事。

    七八岁的时候,大家年纪都很小,对什么都是好奇的。

    他年纪稍微要大一点儿,比虞令贞大几岁。

    几个孩子聚在一起,偷偷喝酒,真的就是觉得好玩儿,有时候见长辈们聚在一起喝酒就觉得想试试看。

    然后在就商量好了,偷偷在一起买了两坛子酒。

    那个年纪的孩子能有什么酒量不酒量的,当然就喝醉了,连他在内,宿醉头疼了一整夜。

    只有虞令贞一个人,仿佛局外人一样,看着他们吃酒到醉。

    父亲要提了他一顿打,也是虞令贞把所有的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去。

    其实仔细想想,从小到大,他们这些人里,最撑得住事儿的,根本就不是他。

    二娘也是太天真,还要他去规劝虞令贞,那是个从来都不需要旁人规劝的主儿。

    话虽然是如此说,可是当天宴席散去之后,宋行之还是跟去了虞令贞的房里。

    虞令贞微醺,眼神些许迷离,翻身见他进门,撑着要坐起身。

    宋行之快步上前,在他肩膀上按了一把:“是不是喝的有点多?”

    虞令贞就索性又把自己扔回了床榻上:“也还行,人高兴嘛,喝酒容易上头,睡半个时辰就缓过来了。”

    宋行之笑着往一旁坐下去:“太子好些天没有上朝了,父亲说从册立东宫之后,这一连七天,太子就没露过面。

    皇上知道太子因为赐婚的事情高兴,朝臣们却只想着他们的储君太子到底在干什么。

    从前的赵王殿下多勤勉,如今的太子殿下就有多惫懒。”

    虞令贞咳嗽了两声,一旁小内监忙去倒了杯水送过来,他接过来喝了两口,也不再躺着了,坐起身来,直勾勾去看宋行之:“也就这么几天,你知道我有多高兴吗?”

    宋行之没有喜欢的姑娘。

    长这么大,身边儿认识的女孩儿里,他都当meimei一样看待。

    他不太能理解虞令贞这种快乐是从何而来。

    得了心上人为妻,大概真的很快乐吧。

    虞令贞没等他开口,自顾自的摇头:“算了,跟你说,你也不懂。

    不过你且放心,明儿再设个宴,后天我就去上朝了。”

    “怎么不是明天就去上朝呢?”

    “明天我有事儿。”虞令贞捏着眉骨揉了两把,“也不妨告诉你,我明儿要去见元娘。”

    什么东西?

    宋行之眼皮突突的跳起来:“皇上不是说了这一年不叫太子去见她吗?”

    本来赐了婚,成婚之前就不能见面的。

    但是辛蕙如才十岁,等她要嫁给虞令贞完婚,少说还得等上四五年的时间。

    虞令贞是在赵盈面前好说歹说,赵盈又去跟宋乐仪讲,连徐冽都私下里找过辛程两趟,才着急忙慌把婚事定了下来,说定了,这一年不许两个孩子见面,就算是全了规矩礼数,等到一年之后,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处玩闹一处小聚,都不妨碍。

    这才七天……?

    虞令贞突然笑起来:“我跟母亲说好了,叫姨母跟元娘进宫里去,我做了个小玩意,想亲手送给蕙如,必须要亲手送给她。”

    这也挺有毛病的……

    合着有高兴事儿就得设个宴呗?

    去见辛蕙如就去见,何必还非要在赵王府设场宴,连朝堂也不去。

    宋行之却不再劝了,叹了口气:“行吧,太子殿下有分寸,我就不多规劝了。”

    反正你也不听。

    第375章 我等你

    平昭二十二年年的那个冬天,注定多事。

    南方多暴雪,几十年也没遇到过的恶劣天气,田里的庄稼死了一大片,街上衣不蔽体的乞儿也死了一大片。

    朝廷拨发赈灾款,可是等赈灾银子送到各州府手里去,灾情已经蔓延了将近一个月时间。

    入了腊月后,好不容易稳定了人心,赈了南方的雪灾,川陕一代大小九个县又闹起了疫情。

    后来民间就有了流言纷纷,说是上天警示,天子失德。

    这种话传开来,当然会入了赵盈的耳。

    她失德?

    这多可笑。

    “那些人知道什么,不过升斗小民,无知浑说罢了。”

    “是浑说,天灾人祸,哪朝哪代没有。”赵盈面无表情的接过姚玉明的话来,“不过等这次疫情过去,我也的确打算传位给淳哥儿了。”

    姚玉明秀眉拢起:“因为那些无知之人的几句糊涂话?”

    赵盈却摇头说不是:“孩子渐次大了,淳哥儿如今也快二十,成婚都有两年多了。

    头两年他老是心疼蕙如年纪还小,一直不肯要孩子,要不然我现在连孙子都抱上了。

    仔细想想,在位二十二年,我不是也该歇一歇?”

    那要是她自己想休息,想把朝堂交给虞令贞,倒也没什么。

    姚玉明松了口气:“这事儿都跟谁商量过了?”

    “昨儿叫舅舅来了一趟,跟舅舅说过,舅舅也没多劝我,横竖如今四海升平,有唐苏合思在京,尔绵颇黎继可汗位后这十几年时间跟咱们也和睦,边境没有战火,百姓安居乐业,我能做的,该做的,都做了。”

    姚玉明这时才细想起来。

    赵盈登基二十二年,平定叛乱,肃清朝堂,灭北国,又开放南境阙场,往来互市。

    如今的朝堂,君明臣直,十一月里南方赈灾,到现在户部细查所用账目,虽然不至于说没有一文钱是被克扣下来的,至少比昭宁帝在位时强上千百倍。

    选贤举能,识人善用。

    姚玉明深吸了口气:“这几年你身子总不太好,等这回疫情过去后,打算搬到京郊的行宫去颐养吗?”

    赵盈笑着摇头:“那行宫我当年是修建起来打算留给冯太后的,我自己可不用。”

    入夜时候徐冽又来了。

    赵盈好像一直在等他。

    上阳宫殿前积了一下午的雪,赵盈的美人靠就放在最靠近殿门口的位置上。

    屋外檐下还悬着几挂冰凌。

    殿中地龙烧的旺,她身上还裹着貂绒毯子,一张脸叫热气打的发红。

    如今快四十的人,保养虽然得宜,但姚玉明说得对。

    这几年赵盈的身体总是不好。

    平昭十七年和二十一年时候,她先后在太极殿上昏过去两回,把朝臣吓得不轻。

    胡泰说是当年生产之后落下的病根儿,本来是不要紧的,但是cao劳了十几年,也算是积劳成疾,又把当初月子里的那点儿原本微不足道的病根儿给诱着发作起来,只能调理,没法子从根本上给她补回来。

    云氏听说这样的话,不知道哭了多少回,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当初赵盈生产之后,她跟崔晚照那样尽心尽力的伺候赵盈出了月子,怎么还会留下病根,导致现在积劳成疾,格外严重。

    女人月子里留下病根儿,确实是补不回来。

    是以现如今赵盈精致的妆容下,也难掩她眼角的倦意。

    地龙烧的那样旺,她脸上叫热气都熏红了,偏偏手还是冰凉的。

    挥春见天色有些晚,又换了个手炉过来:“皇上,要不先歇了吧,徐统领许是有什么事儿绊住了脚,今儿……”

    她话才说了一半,赵盈也才要抬手打断她说无妨,新加了银丝碳的手炉拿在手里,指尖的温度才回来一些。

    就听见小宫娥在外头请徐冽安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