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经典小说 - 公主明天要登基在线阅读 - 公主明天要登基 第418节

公主明天要登基 第418节

    或许吧。

    她也没有追问过,舅舅为什么会这样做选择。

    她是认为那不重要。

    在舅舅的心里明确作出这个选择的时候,就一定有他的理由,但有什么好问的呢?

    哪怕舅舅当初选择的是赵澈,她也会欣然接受。

    至于赵承衍眼下这个态度——

    “无论如何,朕都还是赵盈。朕这辈子,恐怕都难以光明正大的做一回虞盈了。”赵盈自嘲笑了一声,“既然是赵氏,皇叔是宗亲,执掌宗人府,为宗人令,这么大的事情,可不是得跟皇叔商量通才行吗?”

    也只是嘴上说的漂亮罢了。

    赵承衍早就想过,有朝一日她上位后,他是管不了她的。

    赵盈骨子里就是个不服管教的叛逆人,这世上恐怕也只有宋昭阳和云氏的话她肯真正听进去两句,别的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改变不了她分毫。

    但好巧不巧,宋昭阳跟云氏又都对她言听计从。

    绕了一大圈绕回来,其实还是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人能管得了。

    天下江山,他真没多在意。

    否则也不会扶持她上位,叫她一个虞氏女去夺赵承奕的皇位。

    “你似乎总是喜欢选择一条无比艰难的路去走,哪怕撞的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

    赵承衍没再看她,只是低头看着怀里的赵濯:“你要自己留个孩子,属于虞家的孩子,传承香火,我没可说的。

    这原本也是先帝欠了虞家,欠了你父母和你的。

    你怕将来朝臣反对,那倒没什么,只要我在朝中一日,自然向着你说话就是了。

    可有一样。”

    赵盈抿进了唇角:“赵濯做了皇叔的儿子,他一辈子都是皇叔的儿子。朕能承诺皇叔的,他只要肯安安分分做个富贵闲王,哪怕是朕将来不在了,也会给赵濯留下保命符,不会叫他被新帝为难。”

    但前提是赵濯肯安分守己,不涉朝局。

    毕竟他的身份太尴尬了。

    他是赵承奕亲生的儿子,就算出嗣,也是赵承奕亲生的。

    赵盈知道这条路有多难。

    朝中那些老顽固,哪怕是有赵承衍帮衬着,他们说不得到时候连赵承衍一块儿给骂了。

    有赵濯在,他们总有一股子希望——扶持赵濯上位。

    ·

    平昭元年六月,燕王也不知是发了什么疯,把走路都还跌跌撞撞走不稳当的世子赵濯送上了天门上学艺。

    据说深居清安寺清修的长公主赵姝听到消息,也是发了疯一样要回京面圣。

    后来如何,外人自然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赵姝没能回京,赵濯也被送走了。

    不过好像有不得了的消息传出来——那位长公主当初是自请出家,先帝驾崩,她生母孙贵人随殉,她亲弟弟也做了燕王的儿子,小小的年纪生无可恋,觉得这红尘俗世再没什么值得牵挂,这才一心想要了却红尘,出家修行。

    结果根本也不是这么回事儿啊?

    这不是挺牵挂燕王世子的吗?

    大概又过了半个月时间,冯太后下了道懿旨,把修行的长公主传召回京,召入了未央宫,之后那位殿下就再也没出过宫回去清安寺。

    “这两个月外头说什么的都有,难听话也多,我如今连外头那些宴都懒得去赴,一个个面上笑,心里不定怎么啐,两面三刀,怪恶心人的。”

    赵盈逗弄着床上的孩子,听着宋乐仪的抱怨,笑而不语。

    这是崔晚照在三月里生下的儿子,健健康康,养的白白胖胖,如今三个月大,赵盈实在喜欢这小子,隔三差五就总让崔晚照跟宋乐仪抱进宫来玩。

    且为了两年后的事情,也该让崔晚照慢慢的来适应内廷的生活,习惯赵盈的一举一动。

    “本来倒也还好,偏是太后懿旨,把人传回京,如今再不放出宫去了,才愈发叫外头人说嘴起来。”崔晚照给儿子拢了拢襁褓,“大多还是说当初孙贵人就不是自愿追随先帝去,长公主也不是自己要带发修行去出家,都是你逼迫的。

    眼下燕王府把世子送上天门山,那就是个孩子,上了天门山能学什么啊?一去学艺数年之久,再回来京中,也只能当个纨绔养起来,孩子岂不是养废了。

    所以这位长公主发了疯的不满。

    如此你便闹了,假借太后名义把人传回京,索性软禁在宫里,还不知等到什么时候就给……就给……”

    “就给暗害了是吧?”赵盈一面摇着手里的拨浪鼓,一面笑着弹舌去逗孩子,后来才把崔晚照的话接过来,“随他们说去吧,天下悠悠之口,我还能一个个给他们堵上不成?

    我也是不明白,徐冽也是天门山学艺回来的人,他就是养成纨绔了吗?

    这些话,倒是传的有鼻子有眼的。”

    宋乐仪闻言啧声:“别是赵婉吧?她虽说是去了封地,但山高才皇帝远呢,你管不着她,别是她暗地里勾结了什么人,做这样的勾当。”

    改朝换代,新帝御极,总有不太平的事。

    不是兴兵作乱,就是使这种见不得人的手段。

    而且散播流言,煽动百姓,这种事儿也太像是赵婉干的了。

    赵盈却摇头:“她在渝州什么也干不了,有人盯着她呢,你真当我心那么大,就好好的放她去封地了?

    百姓不就是这样。

    宫里的事,天家的事,因为离得他们太远了,摸不着,看不到,才越发要恶意的揣测。

    揣测的多了,七嘴八舌,那不是说什么的都有。

    等再过些日子,要往泰山封禅,回头再以赵姝的名义给孙贵人做两场水路道场,她出个面,那些流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崔晚照看看宋乐仪,宋乐仪也看她。

    反正她们是劝不下赵盈的。

    眼下最好的法子不是恢复赵姝的长公主身份,在京城给她选址建公主府,哪怕像是看着赵婉那样派人看着她呢,也好过这么把人拘在宫里,外头见不着。

    宋乐仪摇着头叹气,索性也不再提这茬,倒是话锋一转:“父亲还叫我问你呢,那事儿是定了,孩子你到底打算从哪儿得啊?”

    她话音落下,见赵盈横一眼过来,诶的一声就连连摆手:“这是父亲的原话,可不是我说的,不信你问阿嫂!”

    第363章 有孕

    赵姝剃光了所有的头发。

    从清安寺回宫以来,赵盈一面也没见过她。

    她整日住在未央宫,其实也不到冯太后跟前去。

    冯太后眼下只静养清修,什么人都轻易不见了,也不过是听着赵盈的,把人传召回宫来,在未央宫后殿安置下来,余下的是一概与她无关。

    那日送走了宋乐仪和崔晚照后,赵盈就叫人到未央宫去传了赵姝来,这才知道,她自己把头发全都给剃了。

    赵姝在佛寺清修数月,人是清减了不少,但面上的戾气分毫未减。

    赵盈眯了眼打量她:“干什么?把你从清安寺召回宫里,还这么大的戾气?”

    “我知道把濯儿送走是你的主意!”

    “还真不是。”

    赵盈啧了两声:“今儿叫你来,赵姝,你听好了,这是朕最后一次见你。”

    赵姝眉心一拧。

    不是赵盈?

    那是燕王吗?

    他是宗亲,是他们的亲叔叔,且濯儿是过继到他膝下去,如今是他燕王府的世子。

    知道他这一向都是偏帮着赵盈的,可他也没有偏心到这个地步的道理吧?

    这天底下,还真有人不爱江山皇位的吗?

    赵盈如今虽然登基做了皇帝,但是她膝下无所出,而且就算将来有了孩子,那孩子终究也不姓赵。

    她想立储,莫说赵氏宗亲,就是朝中大臣也不会同意!

    到头来,还不是要扶濯儿上位?

    赵承衍既做了濯儿的父王,濯儿御极,他自然要加皇帝尊号。

    这也把濯儿送走吗?

    赵姝咬紧了后槽牙:“皇上也不要打量着我是个傻子,就这样好糊弄,照皇上这个意思,濯儿是被皇叔做主送去天门山的了?”

    赵盈盯着她看了很久。

    前世对赵姝没什么记忆,今生的那些记忆,从前都还算是美好的,觉得小姑娘聪明伶俐。

    果然人遇上至亲的事情总容易昏了头。

    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只不过她没那么多的耐心。

    “赵姝。”赵盈声音冷肃又凝重,“朕为天子,掌天下生杀大权,赵清、赵澄,乃至朕的亲弟弟,哪一个有好下场了吗?

    赵婉被送往渝州封地,朕也不妨告诉你,她的长公主府里里外外都是朕的人。

    她在渝州的一举一动,言行举止,哪怕是夜里做梦说了梦话,朕隔天就能收到飞鸽传书。

    朕对你,对赵濯和赵妩,还不够宽容吗?”

    宽容?

    这就是所谓的宽容吗?

    赵姝冷笑的时候唇边的弧度是带着明显的嘲弄的:“皇上所说的包容就是逼我母妃殉葬,又把我送入清安寺软禁,再把濯儿送上天门上吗?

    宁宁是养在宫里,可她是养在皇上手上的,将来养成什么脾性,还不是全凭皇上心意?

    皇上贵为天子,生杀予夺全是一句话的事儿,便觉得这样对我们就算是格外开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