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经典小说 - 公主明天要登基在线阅读 - 公主明天要登基 第347节

公主明天要登基 第347节

    赵承衍手肘撑在扶手上,迎着昭宁帝审视的视线回望去:“自母后病重以来,内府司备下一应仪制,以做冲喜之用,在皇上心里,还是敬爱着母后的。

    臣弟原本不敢来开口,只恐怕在皇上心目中——”

    他声音戛然而止的时候,又咂舌啧一声。

    昭宁帝立时横眉:“赵承衍。”

    这样子连名带姓的叫他,他也无所畏惧:“其实皇上心里很明白,臣弟所说要赵濯出嗣一事,并没有什么不可为的地方。

    皇上正值春秋鼎盛,原本就没有要立储的打算,不是吗?”

    这点他算是说对了。

    一母同胞的兄弟两个,彼此还是了解的。

    且不说他春秋鼎盛,就算是到了不中用时,他也没有要立储的打算!

    他自己是如何稳坐高台,昔年是何等的不容易,一步步走到今天。

    在昭宁帝看来,太平世里稳稳当当做了太子的都不会有太大的出息,他从来都是这样的想法。

    底下的儿子长成的没几个是不假,旁人或许都不想见手足相残也不假,可是他觉得无所谓——

    天家兄弟,本就应该同室cao戈。

    成王败寇,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只有真正踩着累累白骨上了位,才能有铁血手腕,把这大齐江山牢牢握在自己手心里。

    倘或他强捧着哪一个儿子做了太子,固然也能一路叫他顺风顺水走到登基那一天,然则兄弟之间野心勃勃,就连宗亲之中对皇位觊觎的也不会在少数,什么皇叔皇伯,甚至连赵乃明之流,都有可能来夺这把龙椅。

    等到他撒手去了,还有谁能护着新帝?

    朝中群臣结党营私,心思各异,本就要天子制衡,再有周遭野心勃勃之人,一旦起兵,这皇位还不是如浮萍飘摇不定,能不能坐得稳都是另外一回事。

    昭宁帝晓得赵承衍说的也不算有错。

    无论赵澄是不是个中用的,更不论赵清和赵澈如今处境是不是他一手造成,姜家是留不得的。

    外戚专权,霍乱朝纲,这是他最不愿见的事。

    现在把赵濯过继到赵承衍一脉,确实把姜家和赵澄彻底推上风口浪尖。

    来日他若不中意赵澄,后继无人时,当然也能把赵濯再过继回来。

    虽然如同儿戏,可儿戏之事,他原也不是第一次干!

    ·

    赵濯出嗣,过继到燕王一脉的旨意,昭宁帝没经中书门下。

    三省六部与内阁众人,皆不知情。

    那道圣旨加盖了天子大印,旨意明发,在文武百官没有反应过来时,就已经成了既定事实。

    毕竟天子金口,哪里有朝令夕改的道理?

    昭宁帝瞒过朝中众臣工下此圣旨,分明就是不想听他们上来规劝,那就是心意已决了。

    旨意下达,昭仁宫晨间见罪于御前的消息就不胫而走。

    工部还在为赵澄选址建府,赵濯却已经失去了夺嫡资格。

    前一日昭仁宫孙贵人还是昭宁帝心尖上的人,那样盛宠,风光无量。

    就连沈殿臣都一度认为,赵濯年纪虽然太小了点,可凭孙贵人这一年多以来的恩宠,若他能平平安安长大,那个位置究竟会归了谁,真是说不准的事。

    结果可好,这才几个月,朝中风向因这一道圣旨,立时转了——

    姜家往来的人又多起来,各种各样的理由,登门去做客也好,拜访也罢,横竖是要同姜承德走动亲近。

    宫中太后病情还没有丝毫好转,这些人就把那点见不得人的心思全写在了脸上。

    内府司来人往昭仁宫去抱走赵濯那会儿,孙贵人倒是平静异常,赵姝哭着喊着不许人抱走她弟弟,都还是孙贵人强行把人给拉开的。

    赵盈临走的时候说过,赵濯出嗣之事,今日若能成也就成了,若是不成,此事往后就不要再想,至少一两年之内,是再不能开这个口,叫她心里有数。

    儿子是亲生的,她这个年纪上,在内廷苦熬了十几年,才生下这么一个儿子来。

    她的心不疼吗?

    自然是疼的。

    内府司的人抱走了赵濯,连带着先前给赵濯选好的乳母一并全都带走了去。

    孙贵人眼尾是红的,脸上也有泪痕,人瘫坐在殿中,只要想一想今后想再见赵濯一面就心口疼。

    赵姝还在一旁哭,哭的几乎喘不过气来。

    昭仁宫方才热闹了一阵,突然又冷寂了下来。

    李寂果然又来了。

    掖着手进门回话都是小心翼翼的。

    又不料一向乖巧懂事的赵姝,这会子见了他,挣着站起身来,小短腿倒腾的快,三两步跑过去:“我要见父皇!”

    李寂怔然,只能猫着腰再往后退两步去,把目光转投向孙贵人:“娘娘,这……”

    孙贵人在心口按了一把,沉声叫赵姝:“你来。”

    赵姝转过身看她,一双眼睛哭过之后肿的核桃一样。

    孙贵人心疼她,只能叹气:“姝姝,你过来。母妃刚刚同你讲的道理,又忘记了吗?”

    她没忘!

    可是从小到大,她听了太多的大道理。

    这些年她更是一步也不敢出错。

    母妃告诉过她,在这深宫中,她们是孤苦无依的。

    孙家不能在前朝说上话,她们不得天子欢心,所以只能步步小心。

    看人脸色,仰人鼻息。

    都是天家公主,可她和赵盈赵婉都不一样。

    她铭记于心,不敢有一日娇纵放肆。

    好日子过了一年,她原本以为一切都会慢慢的好起来,母妃还生下一双龙凤胎。

    然而一转眼,弟弟被抱走了!

    她不明白,也不想再听这些大道理。

    赵姝杵在原地没有动,李寂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孙贵人无奈之下,长叹一声:“姝姝,让你弟弟出嗣,是我同你大皇姐求来的。”

    赵姝愕然不已:“母妃?为什么?”

    小小的人儿眼中充斥着大大的疑惑,她是万万想不明白的。

    本来李寂不晓得该怎么开口,他知道这件事孙贵人一直都瞒着所有人,是以赵姝当然也不知晓,何况赵姝哭成这个样子,又哪里有半点知情的模样?

    当奴才的要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闭上嘴。

    主子没开口的事儿,他断不能先说出来。

    这会子听见孙贵人同赵姝这样讲,他才敢试着去劝两句:“三公主快不要伤心成这样,娘娘瞧着心里只会越发难过的。

    小殿下出嗣一事,是燕王殿下今日入清宁殿求来的。

    可事实上,早在小殿下落生时,娘娘和大公主就商议过此事。

    一拖几个月,实在是因为没有合适的时机去开口。

    毕竟小殿下带来的是龙凤呈祥,当日朝臣上表说的那些话尚且历历在目,要出嗣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赵姝整个人都是懵的,连眼神都显得那样呆滞。

    她漠然扫过李寂一眼,而后转了脚尖方向,缓步朝孙贵人那里步去。

    却又不似从前那般,依偎在孙贵人身边撒娇。

    小小的身影站定在孙贵人面前,她递了一只手过去。

    孙贵人接过她的手,握在手心里:“姝姝,母妃亏欠你许多,从小到大,只会教你做个懂事本分的公主,一日不敢娇纵。

    从前内府司对咱们宫中多有克扣,你自幼跟着母妃吃了不少的苦。

    你从来没有抱怨过,是个好孩子。

    母妃怀着弟弟meimei时候,你说你将来要叫皇妹做最随性的姑娘,母妃便知道,你心里是委屈且难过的。”

    赵姝皱着眉头:“我跟着母妃,就从来都不觉得苦。

    可是母妃,我不懂,为什么?

    四郎是母妃亲生的孩子,是我的亲弟弟啊。

    送出宫去做燕王叔的儿子,以后您怎么同他见面呢?

    他尚且在襁褓之中,被送出了宫,今后也没有人敢告诉他他的身世了。

    就算入宫来请安拜见,也不会到咱们昭仁宫来。

    母妃,我真的不明白。”

    孙贵人手上上了些力道,有些掐痛赵姝,只是她虽然吃痛,却并没有往外抽离半分。

    “骨rou分离,母妃也是难过的,可是比起母子分离的痛苦,我更不愿见你弟弟今后的每一天都生活在尔虞我诈之中。”

    孙贵人咬了咬牙,越发坚定了心念:“你大皇兄坏了事,被贬往凉州,现在都还要被拉下水,被搅到福建贪墨案中去。

    你三皇兄随行钦差往福建去长见识,学本事,回京途中伤了腿,说是天灾,可焉知不是人祸呢?

    姝姝,宫里面的孩子要长大,太艰难了。

    记得母妃跟你说过的吗?

    从前的孔淑妃,现如今的姜夫人,她们有尊贵的出身,显赫的家世。

    去了的宋贵嫔有天子恩宠,真正是你父皇心尖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