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经典小说 - 公主明天要登基在线阅读 - 公主明天要登基 第309节

公主明天要登基 第309节

    孙贵人看在眼里,心下不免叹息,还是不高兴了的呀。

    但要叫她去哄人,她是真哄不来赵盈这个路子的。

    好在赵盈也不打算让她哄,听她问,就顺着她的话回:“近来福建的事情,父皇回宫之后有跟孙娘娘谈过吗?”

    孙贵人起先摇了头:“前朝政务,皇上很少会跟我提起,这阵子回宫,也只是逗逗孩子。

    不过他总是面色凝重,愁眉不展,我想前朝的事已经是很棘手的。”

    后来突然想起什么,话锋一转,自己先沉了沉声,咦了一嗓子:“福建总兵,是叫闫达明吗?”

    赵盈眉心立时一动:“父皇跟孙娘娘提过这个人?”

    孙贵人还是摇头:“是睡着的时候。我最近睡的浅,有一天晚上昏昏沉沉醒过来,听皇上叫了两句闫卿,起初没留意,后来听他说什么闫达明,什么定安伯。

    我也没干多问什么,只是联想进来福建的案子,又想起早年间皇上刚御极之时所听到的一些事。

    我估摸着,皇上心里对福建的案子,是有数的。”

    他当然是有数的!

    原来就算是禽兽不如的人,在内心深处,也会有愿意相信和仰仗的人。

    昭宁帝心里那一个,大抵正是闫达明。

    所以从福建案发之初他就知道,福建最大的隐患是闫达明!

    第277章 畏罪潜逃

    闫达明的兵符并没有立时交出去,反而黑了脸跟赵乃明二人闹了个不欢而散。

    钦差卫队包围定安伯府是当天下午发生的事。

    赵乃明他们离京的时候带了三千人,其中有八百是徐照从禁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

    像闫达明这种封赠流爵的伯爵府邸,常驻府兵也不过八百人而已,是以钦差卫队要把伯爵府团团围住还是轻而易举的事。

    赵乃明和杜知邑商议后甚至决定从长街口就拦下往来行人。

    严肃且庄穆的钦差卫队,尤其是那八百禁军,身着明光铠,手持长枪,把伯爵府那条街唯了水泄不通时,就引起了城中sao动。

    无论是长街外,还是钦差行辕外,人来人往,老百姓总是好奇非要凑个热闹。

    这样的热闹一直对峙僵持到了黄昏时分。

    赵澈捏了块云片糕往嘴里送,糕上松了一小块儿,乳白色的糕点顺势掉在他宝蓝色长衫上,正好落在金线绣出的花蕊中。

    他低头,噙着笑拍掉:“福建总兵手握重兵,深得父皇信任倚重,咱们把事情闹得这么大,真的合适吗?

    跟他要兵符他不给,立出圣旨来他真能抗旨不尊吗?

    既然他不能,还不是要把兵符乖乖交出来。”

    赵澈说话的时候是没有吃东西的,剩下半块云片糕被他放在手心上,就那样摊开来,他抬起眼来去看赵乃明,眼底确实都是困惑:“王兄的目的难道不是收了他的兵符,防止他令军中sao乱,拥兵自重,对咱们构成威胁吗?”

    说他扮猪吃虎他还真是把这场戏演到底。

    其实他们自京城一路到福州来,这也有月余时间的,赵澈未必不知道他们看穿他骨子里是个什么东西,却还要装出这幅做派来恶心人。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

    他们这些人,人人脸上戴着一张假面,成日里你骗骗我,我哄哄你。

    如果真的回想起来,那最难得的一点真诚,居然是出现在赵盈身上的。

    赵乃明捏着眉心笑了笑:“要他的兵符做什么?他拥兵自重,难道现在立时反了?

    他是怎么得了这个伯爵封赠,三郎你不记得了吗?

    皇上最恨的是什么,闫达明靠这个起家的,他这辈子都不敢忘。

    这十几年的时间跑到福建来,仗着山高皇帝远,潇洒快活,骨子里他真不怕吗?”

    他还是怕的。

    福建一省的兵力不足以支撑他反叛谋逆,可是闫达明要真的有这样的心思,他还有一个选择——通敌。

    昭宁帝的江山稳不稳固,他从军行武多年,各地驻军实力如何,心里还是清楚的。

    归根结底还是怕。

    怕的是成王败寇。

    反正现在这样也能享尽荣华富贵,跟自立为王根本就没有区别,是以用不着冒那个险,万一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烟消云散,岂不是得不偿失吗?

    赵乃明揣摩人心有一手,杜知邑更是个中好手,至于赵澈,这狼崽子也是明白的。

    闫达明不会,更不敢。

    不交出兵符是他最后的倔强。

    也或许闫达明脑子就是不太好使。

    赵乃明是没想通负隅顽抗能够给他带来什么好处,这样的抵抗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

    早在朝廷下旨令钦差往福建详查福建一众官员多年来贪赃枉法之时,结局就是注定的。

    ·

    闫达明选择了交出兵符。

    但是他人没出现。

    那枚象征着权力的兵符是由钦差卫队的卫队长带回钦差行辕,交到赵乃明手上的。

    那会儿天色已经黑透了。

    夜幕下铜制镀金的兵符越发冰冷,握在手里沉甸甸的。

    围观凑热闹的老百姓早散去,各自归家,只偶尔还有那么三五个好事之徒,来来回回不肯走。

    赵乃明掂了掂手里的兵符:“闫达明有说什么吗?”

    卫队长掖着手摇头:“属下没有见到定安伯。兵符是伯府的大总管交到属下手上的,别的话没说,只说伯爷让属下带回钦差行辕,亲手交到王爷手上,如果王爷还有什么事情想要交办,明日一早他在定安伯府恭候王爷大驾。”

    这句话乍然听来并没有任何不妥之处,像是最简单的客气,也像是闫达明的退让和妥协。

    但是仔细品一品,便觉得不对。

    “为什么是明日一早呢?”

    杜知邑眉心蹙拢起来,侧目去看时辰:“这个时辰,天色虽黑透了,但也不是安寝的时候。出了这么大的事,王爷要他手中兵符,叫钦差卫队把定安伯府围了一下午,城中百姓无不知晓的,他也睡不着。

    兵符交出来,选择了退让,难道不是应该现在就等着王爷再临伯府?”

    是啊,为什么是明天一早呢?

    赵乃明腾地站起身来,手里的兵符重重拍在侧旁桌案上。

    赵澈眼皮突突的跳:“王兄?”

    赵乃明低头看,冰冷的兵符入了眼,他眼底的寒凉聚拢出冰渣:“去定安伯府!”

    ·

    人不见了。

    偌大一个伯府,钦差卫队在短短的半个时辰内,几乎翻了个底朝天,也没发现闫达明的身影。

    钦差卫队围着伯府,他不可能堂而皇之走出去。

    赵乃明是下了令,任何人不许出入的。

    事情闹大了,就算钦差卫队之中有内鬼,是闫达明这些蛀虫买通的人,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光明正大的放走闫达明。

    而且就连向证也不见了踪影。

    赵乃明当机立断,下令关闭福州城门,严令港口码头加派人手,一旦发现闫达明踪迹,当场扣押,押送至钦差行辕。

    赫赫扬扬的定安伯府,一夜之间被钦差查抄。

    折腾了一夜,单是账本就收拾归拢出十三口箱子。

    查抄伯府时,钦差卫队才在伯府第四进院落东南角一处并不算起眼的小院子里发现了暗道。

    这暗道修的极其精妙,赵乃明派了一小队人入暗道一路追出去,想看看究竟通往何处。

    可是等到第二天天亮,人也没回来。

    熬了一夜,赵澈哈欠连连,杜知邑冷眼看他,神色并不好。

    赵乃明就坐在这小院正堂屋里,眼见旭日东升,第一缕金芒已经洒落入屋中,摇曳出一地光影时,他才点着扶手沉声道:“看来这条暗道是一路通往城外了。”

    所以尽管他昨夜就封闭城门,也在港口码头加派人手,仍旧很难抓回闫达明了。

    “我这就让人写折子急递回京,请皇上下旨搜捕闫达明。”

    赵乃明沉默不语。

    下旨搜捕是肯定要的,但是这天大地大,他哪里不能去?

    人家说狡兔三窟,似闫达明这样的老狐狸,敢在这个时候跑路,就一定不怕被抓回来。

    怪不得负隅顽抗,又莫名其妙突然交出兵符。

    这是在羞辱他们。

    赵乃明面色铁青:“果然是老狐狸。”

    赵澈掩唇又打了一个哈欠后,抿了抿唇角:“其实他是有可能去京城的,你们不觉得吗?”

    赵乃明眯眼去看他。

    赵澈垂下手,视线并没有回应回去:“最危险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他现在能去哪里?

    天大地大,可他这一走,就坐实他的罪状,是畏罪潜逃。

    各州府县镇很快就会接到朝廷旨意,他是朝廷钦犯,重罪在身。

    且因他当年功绩,父皇还是打心眼里看重他的,现在做出这种事,父皇一旦知道,恐怕恨不得将他五马分尸,他怎么敢轻易被抓到?”

    “但是金尊玉贵的日子过了十几年,要让他一头扎进深山老林,隐姓埋名,他肯定也做不到。享福惯了就很难再回头去吃苦,这就是老人们说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