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经典小说 - 公主明天要登基在线阅读 - 公主明天要登基 第241节

公主明天要登基 第241节

    周衍嘴角一动想劝她,她先横了一眼过来:“想说不用?”

    他后话就吞回了肚子里。

    赵盈起身,踱步往门口方向:“我知道用不着,他若性命有碍,秦况华奏折中不敢隐瞒。从北境到南境,两场大战下来,徐冽屡建奇功,谁敢怠慢他?

    但奉功,是我让他延期回京他才弄成这样的,没有心腹之人告诉我一声他的确平安,我这颗心始终悬着放不下。”

    周衍跟着她踱步出了门,闻言猛然抬眼看去,匆匆又收回目光,而后一言不发,将那些劝解的话尽数自行消化掉了。

    ·

    朝中众人都在为南境大捷而欢喜之时,无人知晓,柔然和亲使团已在往赴京师的路上。

    礼部当然一早知道,姜承德也不敢瞒着昭宁帝,但瞒下朝臣,却是姜承德给昭宁帝出的主意,而昭宁帝也答应了。

    只能说君臣二人各怀心思。

    赵澄已经称病不出有七日,他是真的病了,御医请脉说是一夜感染风寒,但仗着年轻不知保养,才拖的严重起来。

    他如今一天天窝在宫里不出门,衙门里的差事也撂开了手顾不上管。

    病势凶猛却又实在蹊跷。

    赵盈私下里问过胡泰,胡泰后来看过赵澄的脉案才告诉她,大概是赵澄自己愿意病着,不肯出宫。

    她晓得姜承德又憋着坏主意。

    又三日,柔然和亲使团不日将要抵京的消息传开,赵盈突然就明白了。

    薛闲亭是气不打一处来的:“这场仗打的多艰难?前线将士死伤多少?我大齐百姓因战火颠沛流离,家破人亡的又有多少?

    秦况华节节败退时,柔然可不是这样的态度!

    徐冽力挽狂澜于危难之际,收复失地,击退柔然,斩杀柔然前锋大将于阵前,才换回这场胜利和南境之后五年的平稳。

    他现在还负伤滞留南境——”

    提起徐冽负伤之事,杜知邑神色古怪的盯了赵盈一眼,见她面不改色,才收回目光。

    宋怀雍拍了拍他左臂:“你气成这样有什么意思?皇上瞒着朝臣,礼部悄悄地将迎接使团的仪典所用准备好,却一直不提上日程,不就是不想见百官劝拦吗?”

    赵盈面无表情吃茶,可素日里最爱的金骏眉今日入口也没了茶香味。

    她像是失了味蕾,品不出这茶的好坏,倒一杯清水似的。

    “天子行事,历来如此。”杜知邑又看了她一眼,“皇上所要考虑的是天下,是江山稳固。

    徐将军力挽狂澜,前线将士浴血奋战,换来的只是南境五年宁静。

    可五年之后呢?

    柔然目下前锋大将折损,士气大挫,短时间内固然不敢再轻易用兵,何况与北国的联盟之约也烟消云散,孤掌难鸣,凭柔然一国之力想要吞下整个大齐是痴人说梦,到头来不过两败俱伤。

    但是咱们又好到哪里去?

    军中得一徐冽,却非人人皆是徐冽。

    这场战事致使国库空虚,朝廷又不愿加征赋税,上回我们府上进献的那点银子,杯水车薪罢了。”

    赵盈面色稍有缓和:“为君者自想的都是江山永固。大齐和柔然现在是僵持住,若能有十年时间,大齐国力兵力皆恢复到鼎盛时期,放手一搏,说不定可以一统天下。

    北国弹丸之地虽不足为惧,然则千里之堤毁于蚁xue的道理,正适用于此。

    连柔然都知道拉拢盟友对我们形成左右夹击之势,父皇他心里更明白这个。

    现在双方都是元气大伤,柔然愿意结成秦晋之好,暂时休战,对父皇而言是最乐得见的。

    何况眼下不是要咱们远嫁公主到柔然,是人家送了个嫡公主来完婚。”

    她还是忍不住嗤了声。

    薛闲亭仍旧面色铁青:“但此举定寒了前线将士们的心。”

    寒心就寒心吧。

    两国和亲之后,这十年二十年间都未必会再开战,既然用不着他们再去战场厮杀,于昭宁帝而言,这些人寒心与否,又怎么会放在心上呢?

    “瑞王这时候称病不出,宁可作践自己的身子也要整日病怏怏的——”辛程点着桌边轻敲了两下,“柔然人素来骁勇善战,他这般柔弱不堪,这个敌国公主八成是指不到他头上去了。”

    敌国公主这四个字用的极好。

    看似尊贵的和亲公主,其实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就是个大麻烦。

    烫手的山芋谁愿意接?

    谁娶了只怕谁倒霉。

    姜承德还指望赵澄做东宫储君,怎么可能让他娶一个敌国公主。

    这位柔然公主将来就是南境军眼中钉rou中刺,谁想起她谁心里就横着一根刺,总会想起过去几个月间在南境战场是如何凶险,如何死里逃生,而那些再也不能活着与他们喝酒吃rou的同袍,长眠在那片土地上。

    如此种种,皆是柔然挑起的事端。

    老狐狸不愧是老狐狸。

    “我倒希望赵澈娶了她,可惜赵澈年纪太小了。”

    十二岁根本就还是个孩子,若这位敌国公主能在三年后和亲而来,赵盈一定要她非嫁赵澈不可。

    宋怀雍的眉头却蹙拢起来:“瑞王身体不好,柔然看不上,惠王年纪太小,不适龄,远在凉州的安王已娶正妃,且他是犯错被贬的,更无缘这场和亲。

    这么说来,皇上岂不是要在宗室之中挑选合适人选,与柔然公主完婚?”

    他话音落下,在座众人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要从宗室里选人,他们谁也跑不了。

    成国公虽还没有正式上折为辛程请封世子,但早晚跑不了,万一昭宁帝真看上了他,那不是赐婚旨意和册立世子的旨意一并颁,还能凑成个狗屁的双喜临门呢。

    薛闲亭默了很久,把目光投向了杜知邑。

    杜知邑咂舌:“世子想说什么?”

    “我入朝多年,又有西北和扬州两功在身,皇上着意培养,便不会让我娶这位敌国公主。”他一面说,一面指了指辛程,“二公子对宋乐仪的心思整个京城无人不知,纵使皇上不知,和亲使团抵京后也会知道,何况他是辛氏宗子,皇上也未必让他娶一位敌国公主做辛家宗妇,未来的成国公夫人。

    这天下宗室虽不少,但眼前最现成的,只有你。”

    他大哥早年间成婚,膝下已有一子一女,总不可能叫那位柔然公主去做平妻,那是羞辱人家。

    至于其他几家,无论是忠毅伯府还是昌安伯府,甚至是寿阳郡主家,眼前这些人家之中,最合适的……还真只有他一个。

    赵盈终于侧目去看他,眉心拢了拢,没吭声。

    杜知邑深吸口气,看她那个模样,一时笑了:“我是无所谓的,横竖我就挂个虚衔,一贯只知赚钱,满身铜臭味,皇上要觉得我不辱没了柔然公主,敢赐婚,我就敢娶。”

    若不是权臣后人不能娶敌国公主,她一定想办法叫昭宁帝把柔然公主指婚给沈明仁。

    杜知邑是不愿意的,她不是不知道。

    从云逸楼出来,宋怀雍只说还有事情要问赵盈,要领她往家里去吃晚饭,就打发了薛闲亭他们几个,独自跟着赵盈登了她的车。

    赵盈晓得他想问什么,马车缓缓行驶起来,她从侧帘看见薛闲亭和辛程被甩在身后好远,才叫了声表哥:“你想让我想想办法,把杜知邑也摘出来?”

    宋怀雍神情郑重:“元元,你非铁石心肠,他待你——”

    “我和他聊过此事,不是表哥想的那样。”

    宋怀雍英眉一拧。

    不是?

    那杜三方才见她无动于衷后眼底闪过的那抹淡淡失望,是他瞎了不成?

    第225章 合适人选

    柔然和亲使团名单是在三月底时众人就知晓了的。

    彼时赵盈便感慨过一番。

    柔然如今这位必勒格可汗他的确不是真心议和的,就是僵持住了,战败之后也面上无光,遣送嫡公主来和亲是缓兵之计而已。

    送亲使团之中那位柔然吐屯发尔绵颇黎虽是必格勒亲子,但他生母历来不受宠,也非柔然贵族后裔,遣公主和亲这种差事落在他头上,也未见得是什么好差事。

    必格勒一面遣和亲使团入齐,一面又对大齐存留防备之心。

    他膝下得宠的三个王子一个不派,还真是老谋深算。

    至于他的这位嫡公主——

    “唐苏合思在突厥话中意为珍宝,必格勒在位二十六年,大妃先后换了八位,膝下公主十九个,除了他元妃所生的大公主取真珠为名外,有名记载的,便只有这位唐苏合思公主了。”

    赵盈捏着眉骨,狐疑望向赵承衍:“皇叔觉得,必格勒是什么用意呢?”

    赵承衍从她进门就一直翻着手上一卷书,似乎没把她的话放在心上,一直等到她话音落下,他翻书的手才稍顿了下:“怕咱们扣下他儿子当质子不放回去,所以派了个不受宠的来送亲。

    公主是为和亲而来,大齐如今也没有兵力可与柔然再一战,所以不会破坏这次和亲。

    等到公主许婚,哪怕十年之后大齐与柔然终还有一战,唐苏合思公主已在大齐十年,做了大齐宗室的儿媳,战火也蔓延不到她身上去了。

    这样简单的道理你却不懂?”

    赵盈的确不懂。

    和亲公主的结局,难道还会有第三条路可走吗?

    如果终有一战,唐苏合思真能独善其身?

    何况这十年间的背井离乡,远嫁他国,其中苦楚谁又能体谅?

    赵盈手也顿住了:“按照皇叔这个说法,必格勒是心疼这个女儿才把她远嫁咱们大齐的了?

    那是不是越心疼的就越能舍弃?

    倘或易地而处,今天是咱们要许嫁公主到柔然,不得不为之,父皇岂不是只能把我嫁出去?”

    赵承衍横去一眼:“你犯什么氮气?”

    她摇头说没有,缓缓起身做了个礼:“多谢皇叔为我解惑,我告退了。”

    “你站着。”她人还没转过身,赵承衍已经清冷着嗓音叫住了人,“倘或你父皇——算了,你去吧。”

    赵盈皱了眉头反而往他书案前踱两步过去:“皇叔是不是知道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