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经典小说 - 公主明天要登基在线阅读 - 公主明天要登基 第116节

公主明天要登基 第116节

    舅舅没给我出什么主意,但表哥的确为我出谋划策不少。

    周衍也是个细心的人,用起来很顺手的。”

    她这样老老实实坦白交了底儿,落在昭宁帝眼中,反而是乖巧无比。

    这样也很好。

    在外头如何嚣张专横,都不要紧,回到宫里,回到他面前,她还是那个乖顺的赵元元,他就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插手。

    “你打定了主意,要去扬州,也不是不行,明发旨意,过了明路,我拨一千禁军随行,既然你要扬州卫接手,就正好再从中军都督府调人与你同往。”

    昭宁帝沉吟片刻,似乎是在替她思考着她有哪些没有顾虑到的地方:“余下的你还要什么?”

    赵盈忙就垂下了头。

    除去日常起居的嘘寒问暖,朝堂政务也对她多有偏袒,这确实是昭宁帝做的事。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

    她曾经为这样的偏袒而感动不已,真心敬爱着这位皇父,尽管她日渐长成,明知道他做的许多事都非仁君圣主所为,可不管旁人如何评说,她从来不觉得自己有资格对昭宁帝指指点点。

    毕竟他所有的偏爱和温柔,都给了她们母女。

    如今面对昭宁帝,她只有满腔恨意,恨不得他立时去死。

    然而她还是不能否认他的好处。

    赵盈深吸了口气,平缓着自己的情绪:“京中留下周衍和李重之坐镇司隶院,我是没有不放心的,皇叔那里我去撒个娇,还有舅舅在,不怕出什么大乱子。

    但我往扬州去,的确是想跟父皇要几个人。”

    她说几个,昭宁帝便又高高的挑眉:“哪几个?”

    “表哥虽然供职吏部,但向来心思缜密,有他陪着我更安心些,况且等到明年复朝,王尚书就要致仕,吏部升迁调整,我有私心,想叫表哥趁这个机会也立立功。”

    昭宁帝嗯了一声,不置可否,拿眼神示意她继续说。

    她略想了想:“本来薛闲亭经办西北一事,做得很好,他与我同往,互相有个帮衬,可他才从西北回来,我又要把他带出去,回头广宁侯和侯夫人该怨我。

    他既不能去,云嘉表哥又是个最爱说教的脾气,我实在不想受那个折磨,便思来想去,小沈大人就很不错。”

    沈、明、仁。

    提起这个名字,昭宁帝都咬牙切齿。

    “他不行。”他想也没想就驳了回去,“沈明仁跟着去,能干什么的?你要用人,我从刑部和大理寺调了人给你听用就是了。”

    “那当然不一样,小沈大人的用处可大了去的。”赵盈咯咯的笑,“父皇觉得孔家要是乱起来,沈阁老会袖手旁观吗?”

    他自然不会,先前有刘家的例子摆在那儿呢。

    刘家只是养了个皇子,都不是亲生的,沈殿臣都想拼力保全,更别说孔家了。

    昭宁帝无奈的紧,揉了一把眉心:“你要拿他牵制沈殿臣,未免异想天开了些。”

    “不全然算牵制,只是给沈阁老提个醒儿而已。”赵盈的笑意稍敛了些,“余下的父皇定夺就好,不过儿臣有个私心,想带上表姐一块儿去扬州转上一圈儿。

    她一直养在京城,我从没出去过,她也从来没有。

    虽然是去办正经事,但父皇知道表姐的,她不像我这样子,表姐从小就聪明,人前人后又持重端方,一定不会添乱。

    我一个姑娘家,出个远门,有表姐陪同,彼此照应起来更方便些。”

    昭宁帝虎这个脸:“这是朝廷的事,怎么又胡闹?”

    “叫表姐乔装打扮,跟我坐一辆车,不叫人知道她身份,悄悄地把她带出去,再悄悄地带回京,就算在扬州露了行藏,那远离京城,也没人知道的。”

    她语气娇软,瓮声瓮气的,倒像是撒娇。

    昭宁帝料想她要带上宋乐仪绝不是什么散心那样简单,就不知道小姑娘心里瞎盘算些什么。

    这样正经八百的大事,非要带上个姑娘同行。

    她既开了这个口,便是侍郎府知道,宋昭阳也点了头同意的。

    当舅舅的,也是把这个外甥女惯的没边儿,什么都顺着她来。

    在朝为官这么些年,明知道去扬州不是什么游山玩水的好事,还是肯叫一双儿女陪着赵盈去。

    昭宁帝不想做这个恶人,索性顺了她的意。

    赵盈不动声色松了口气:“那我替表姐先谢过父皇了。”

    想办的事都办成了,至于赵清,那就不需要她来开口,她来动手了。

    天子明发谕旨,查办扬州孔府,肃国公府少不得人人自危,赵清还想在这时候封王封爵,迎娶正妃,做他的美梦去吧。

    睡了中宫嫡母陪嫁的大宫女,德行败坏,他该被御史言官的口水给淹死才对!

    第123章 看守国公府

    昭宁帝的旨意是中书省明发,加盖天子大印直发的,连内阁都没经过,沈殿臣他们一干阁臣都还是第二天早朝才知道的此事,便可见昭宁帝瞒的严丝合缝了。

    那道圣旨其实说的也简洁明了。

    旨意即达即行,命扬州卫指挥使秦延君接手扬州孔府,将孔家一干人等禁足宅院,不许任何人出入。

    又提了赵盈一个扬州巡抚的头衔,令她明日动身,往赴扬州,提调扬州一切军政要务,彻查扬州孔氏涉嫌买凶截杀当朝公主一案。

    这把什么都过了明路,沈殿臣他们几个也懵了。

    扬州孔家,那是根本就不入朝的人家,肃国公府这几十年,和他们也没有什么往来了。

    这好端端的,他们派人截杀赵盈做什么?图个什么?

    沈殿臣脑子一转,立时想到了栽赃陷害四个字,毕竟什么证据也没有,就横要给人家扣上这么大的罪名,事实上冲着的,恐怕不是扬州孔氏。

    只是事关重大,旨意又已明发,想叫皇帝朝令夕改,收回旨意是不可能的,可这事情总要问清楚的。

    于是他往外挪了半步:“皇上,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据臣所知,扬州孔氏早几十年前是孔氏一族分宗之后,移居扬州府,这几十年的时间里,经营为商,族中没有一个孩子是入了朝的,这事儿……”

    “朕差点儿忘了。此次永嘉往赴扬州,除了叫怀雍他们几个陪着一道外,让你儿子也陪着一起去吧。”

    昭宁帝根本就不理会他那一茬儿:“年轻人,多外出历练,将来才能承你的衣钵,好好的为朝廷效力。”

    沈殿臣喉咙发紧,这都哪儿跟哪儿的事儿?

    姜承德唇角上扬了一番,还要装作镇定平静:“皇上,实在是事关重大,这样的事情,内阁一点消息也不知道,要说孔家涉嫌……”

    “姜阁老,皇上明发谕旨,圣旨上写的可是扬州孔府,您也别一口一个孔家的。”

    孔承开黑着脸,连姜承德的话都没听全乎,就已经冷着嗓子打断了他。

    赵盈就那么冷眼旁观着。

    这就是她想要的。

    这个祸因是他们自己种下的,她挖出来,扔回去,有什么恶果也是他们自己来食。

    姜承德不紧不慢的哦了一声:“如今说扬州孔家涉案,这总要有个证据,不然朝野上下,只怕人心惶惶。

    事情关系到永嘉公主本人,皇上却提公主做扬州巡抚,往赴扬州调查此案,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截杀当朝公主,罪大恶极,该当诛灭九族,可就怕公主涉世未深,误入他人彀中,查不清楚案子,再冤枉了孔氏一族。”

    昭宁帝知道他打什么鬼主意,面上不动声色,只是问他:“那你的意思呢?”

    “皇上明发谕旨,是绝无更改的可能,倒不如点三司官员与公主同往,真有个什么拿不准的事,也好有个商量。”

    赵盈咦的扬声,侧目去看他:“小沈大人不就供职刑部吗?父皇点了他与我同往,姜阁老没听见?”

    姜承德被她噎了一句,也不当回事儿:“小沈大人固然是个好的,可他到底年轻,比不上……”

    “年轻就干不成事儿了?姜卿说这话未免有失偏颇,连朕都听不下去了。”

    昭宁帝说了句好了,叫了姜承德一声:“要不然你跟着一块儿去?”

    笑话,出了这么大的事他当然得留在京中。

    于是笑着含糊过去。

    本来他就是虚情假意,叫昭宁帝当众驳斥,也不觉得面上无光,心下反而高兴得很。

    孔承开知道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扬州孔家是早几十年前就和他们分了宗不假,但是姜承德有句话说得对,罪名坐实,就不是抄家灭门而已的,诛灭九族,他们一大家子几百口,也在这九族之内,只是看昭宁帝想不想处置罢了。

    他不会糊涂到真的以为姜承德是有心为他们家开脱什么。

    天子加盖大印,不知会内阁,由中书直接发旨,不容申辩,就叫扬州卫接手整个孔府上下,这是一定有了什么铁证,才会如此。

    只不过那些证据,不会拿出来给他们这些人看罢了。

    孔承开下意识去看赵盈。

    这位永嘉公主,还不知又都干了些什么呢。

    人为刀俎,我为鱼rou,这滋味可不好受。

    等赵盈真的带人去了扬州,山高皇帝远,扬州知府衙门插不上手,怕是连话也说不上,他们想打听消息,还要怕昭宁帝防着他们一家子,回头再落人口实,那才真是自作孽。

    倒不如眼下——

    他叫皇上,躬了躬身子:“皇上既说年轻人总是需要历练的,这么大的事,大皇子和二皇子身为皇兄,何不叫二位皇子陪同公主一道往扬州彻查此案呢?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要什么照应?

    她亲表哥陪着呢,用的着这些心怀鬼胎的皇兄陪同?

    不过孔承开是自己要找死,她横是拦不住。

    果然昭宁帝面上闪过嘲弄:“你是想说叫大郎陪着一起去吧?等扬州的事情立了功,回来就能名正言顺给他请封,让他入朝领差事。

    就算立不了什么功,或是这点子功劳够不上请封的,好歹他也是辛劳了一场,餐风露宿的,没功劳也有苦劳。

    万一扬州孔府真是十恶不赦,看在大郎的面子上,也不要牵连你们国公府。

    孔卿,你父亲和你,可真是好谋划啊。”

    孔承开呼吸一滞:“皇上,臣不曾……”

    “徐照,打从今日起,分派禁军看守肃国公府,国公府上下一应人等进出府邸,皆要报你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