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经典小说 - 公主明天要登基在线阅读 - 公主明天要登基 第104节

公主明天要登基 第104节

    他是见过昭宁帝后直接来的司隶院……

    赵盈蹙拢的眉心舒展开来,语气稍缓:“父皇和严大人说了什么,让严大人思虑起这些?”

    “不如殿下先解臣之惑?”

    赵盈啧声咂舌。

    她提着的那口气一旦松懈下来,人也就生出几分惫懒。

    她往椅背上靠过去:“我敢跑到刑部大堂去威胁严大人,严大人觉得我能为澈儿做到何种地步?”

    “所以殿下是说,来日兄弟阋墙,屠戮手足,殿下也是敢做的吗?”

    “严、崇、之。”

    赵盈咬重话音,一字一顿地叫他的名字。

    “殿下又要生气了吗?”严崇之一派坦然,根本就不怕她,“殿下对臣,怎么总是想要生气呢?

    是因为这里不是太极殿,殿下不必装着大肚能容,还是因为臣所言,字字诛心,其实都是殿下的心里话呢?”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赵盈肃然,声音清冷,却再没把视线落在严崇之身上,“严大人是替父皇来试探孤,还是父皇与你说起阋墙之祸的故事,引得你今日感慨良多?”

    兄弟二人不相容——严崇之眼底闪过了然。

    “所以孔大人参殿下结党营私,其实不算诬告。”

    严崇之并没理会她后半句话,自顾自的问她:“除去燕王殿下与宋侍郎不提,小宋大人,薛世子,甚至前些日子殿下与小沈大人的事情在京中闹的沸沸扬扬,所有这一切,殿下敢说自己从不曾结党营私?”

    赵盈有些烦了。

    严崇之是以什么立场什么身份,跟她聊起这些事的?

    她就算结党营私,跟他又有什么关系?

    她维持着自己的教养,端着身份,他就敢得寸进尺。

    看来普天之下的人,都一个德行。

    给点儿颜色就试图开染坊了。

    “孤结党营私,严大人打算明天朝会上也学一学孔大人,再上一道奏折吗?”

    赵盈坐直起身,两条手臂一左一右垂搭在扶手上:“或者严大人现在进宫,把这些话,一字不落的说给父皇听也无不可。

    一个公主,参政议政,官居一品,已经是破天荒的皇恩浩荡,怎么还敢不安分守己,存了这许多小心思,上蹿下跳的,现在不处置料理,来日岂不是霍乱超纲。

    这赵家的江山,都快要毁在我赵盈手上了,是吧,严大人?”

    她自幼受宠,嘴上从来不饶人。

    严崇之觉得他也没说错什么。

    太极殿上她是一品司隶令,众人面前她还是尊贵的永嘉公主,为名声计,为前程虑,大肚能容这四个字总是好的。

    私下无人时,就换上了另一幅面容。

    她在宫里生活的十四年,是如何处事,严崇之无从得知。

    天子偏宠,更不会有关于她不好的只言片语流传至坊间。

    没有传言,不代表她真就是只温顺乖巧的猫。

    他反倒觉得赵盈像是爪牙锋利的虎。

    她目标也是明确的。

    从陈士德到冯昆,再到胡为先。

    严崇之隐隐有了这样的感觉。

    她盯上了谁,出了手,非要带下一层皮不可的,再慢慢地,一点点的,把人折磨死。

    这是赵盈的手段。

    可皇上又是否知道呢?

    “臣无此意。”严崇之还是那副淡然的口吻,赵盈的恼怒和讥讽,好似全都不在他眼中,“臣反而觉得殿下坦荡。您大可以不认。

    至于结党营私——这朝中结党营私的人原也太多,本就不差殿下一个。

    殿下既然都说兄弟二人不相容了,阋墙之祸自古有之,皇上与百官全都是心知肚明,不过是如今三位殿下未曾入朝,无人宣之于口罢了。

    臣在朝几十年,有眼睛,有耳朵,更有一颗明辨是非的心。

    姜阁老几次三番提议从三位殿下中择人往司隶院与殿下一同主事是为什么,沈阁老他不遗余力的打压殿下又是为了什么。

    殿下有句话没说错。

    官居一品,位高权重,监察百官,复设诏狱,殿下得到的一切,所做的一切,早置身风口浪尖,避无可避。

    既然登了高,不结党,不营私,孤掌难鸣。

    殿下若没有三殿下这个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您今天得到的一切,尽管令人眼红,却也只会是那些人努力想要拉拢的目标,而非极力打压。”

    赵盈实在有些看不透他了。

    她一抬手,止住他的话:“严大人是在提点我?”

    严崇之摇头:“殿下聪慧,根本不必任何人提点,不必是我,更不必是小宋大人。殿下,皇上更清楚这一点。”

    她知道昭宁帝清楚啊,但他还是点了宋云嘉帮衬她。

    其中深意,不可细究。

    然而严崇之话里话外,几次提起昭宁帝……

    “严大人的问题,我答了,我问严大人的事,严大人不打算聊一聊?”

    严崇之在短暂的沉默之后,倏尔笑了。

    赵盈看的一愣一愣的:“你笑什么?”

    他缓缓起身,朝着赵盈拜了一礼:“臣告辞。”

    这个人……

    赵盈咬紧了后槽牙:“严大人该不是想告诉我,并没有答应为我解惑吧?”

    “臣正打算说这个话。”他一礼毕,直起身,以一种善意的目光深望了赵盈一眼,幽幽吐出这么一句话,转身就往门外走。

    赵盈气不打一处来,她大可以喊了徐冽拦下人。

    这是她的司隶院,不是严崇之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

    但好像,没有什么必要。

    他就那样大大方方的出了门,消失在赵盈的视野中。

    赵盈听见暗处有动静,挑眉扬声:“想问什么直说。”

    “严尚书这不是坑殿下?”

    “他怎么坑我了?”

    “有问有答,到他那儿,得了想要的答案,就完了?”徐冽的声音里透着疑惑不解,细品之下还有些许不满,“太放肆了。”

    “不是放肆。”

    赵盈摩挲着尖尖的下巴,意味深长的盯着门口方向:“他说的挺清楚的了。”

    刘家倒台,根本正合了狗皇帝心意。

    没了刘家,没了刘寄之,他才能顺理成章在朝中扶持新的势力,站在赵澈的背后,成为他将来与兄长夺权的资本。

    弱rou强食,昭宁帝要的不是太平盛世下被呵护捧出来的储君,他原本就想要一头狼。

    第114章 聚众闹事

    周衍着急忙慌跑进二堂那会儿,赵盈正在翻看胡为先案的卷宗,她甚至让人从吏部调取了胡为先为官十七年的履历来仔细翻阅。

    是以一见周衍风风火火的冲进门,她自己也愣了下,正要吃茶,动作也顿住了:“怎么了?”

    周衍的脸色是前所未有的难看,三两步近前去:“殿下,出大事了。”

    赵盈拧眉肃然,示意他快说。

    事情紧急,他当然也不兜圈子,一拱手,沉声就回话:“府衙外围了好些人,闹得厉害,底下的校尉去问过话,他们全都是从西北来的,打胡为先在甘肃被收押,世子和晋王殿下启程返京,他们就一路跟着进了京。

    胡为先犯案是铁打的事实,原该立时判处,可是收押在司隶院数日也没有动静,他们便闹到了府衙来。”

    “等等。”赵盈一抬手,打断他的话,“是甘肃的老百姓?”

    周衍频频点头:“基本上都是家里本来就穷苦,闹灾之后日子更过不下去,好不容易等到朝廷要下发赈灾款,眼看着终于是有了盼头,结果又出了那样的事。”

    他说了半天,不由的叹了口气:“说起来也是可怜。”

    赵盈面色铁青:“按照他们的说法,就是跟着进京来看胡为先斩首示众的了?”

    周衍先说是,之后又摇头:“可是臣觉得这里头不太对劲。”

    当然不对劲。

    赵盈沉思了须臾:“你去广宁侯府请世子来一趟,我有事情问他。”

    周衍说好,人却没动。

    果然赵盈还有后话交代他:“别从前门走,从后头绕出去,请了人也带他从后门进来,不要惊动了外面的百姓……”

    她略一顿:“有多少人?”

    “七八个,看起来倒真像是一路结队来的。”

    她心中嗤笑,面上却不显露:“再让茂深去一趟京卫指挥使司,把此事告诉郭指挥使。”

    周衍面上闪过错愕:“殿下,京卫指挥使司……要调动指挥使司的人手,咱们司隶院没那个权力啊。”

    “我不跟他调人,只是告诉他京城中或有sao乱,拱卫京师,守卫宫禁原本就是京卫指挥使司职责所在,你去告诉他,他知道该做什么。”

    赵盈还是打断他的话,而后又吩咐:“你记得告诉底下的人,别伤了人,但也别叫他们闯进来。”

    周衍说知道:“可是殿下,他们在外面闹哄哄的,难免惊动了人,总归不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