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耽美小说 - 世界一级基建狂魔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7

分卷阅读147

    ,趁着菲律宾还没从台风、洪水中缓过来,对视察的总统发起袭击,并占领了部分重要设施。

这些设施里,恰好就有中国建设瀑帕大桥!

瀑帕大桥作为重要的跨河通道,修建成功之后,应该移交菲律宾政府管辖。

然而,大桥合龙后的最后检查工作,直接被战火打断。

无数携带武器的组织成员,将中国建设团队的成员赶了出去,占领了瀑帕大桥。

现在,工作群里收到的消息,大多是被赶出桥梁建设现场的员工发回来的一手线报!

“这绝对不是那群马乌拉集团的人,他们居然开坦克!”

“要是他们只是拿枪过来,我们肯定来一场桥在人在,但他们拿的重机枪!不讲武德!”

“我猜是换了一群人要跟菲政府对冲,今早上政府守桥的卫队临时换岗,这群人就来占桥,说不定是内鬼干的!”

他们还能叽叽喳喳分享见闻,一看就没有生命危险。

可瀑帕大桥被占,又出现了那么多重武器,应该不会是小范围的战争冲突。

瞿飞的援菲梦想还没能踏出第一步,就遭遇了前线无情炮火。

他拿出手机,跟律风一起围观工作群一手消息,在战火来袭的紧迫里,感受到援菲同事不靠谱的乐观。

突如其来的战争,距离他们近在咫尺,难免令律风感到担心。

“这种情况,他们没事吧?”

他对战争的认知,只有残酷的牺牲。

面对工作群里还有空发送消息的援菲同事,他实在无法想象那样的结局。

“别紧张啊。”瞿飞安慰他,“现在打仗跟以前不一样,菲律宾的内部矛盾,一般不敢对中国负责基建项目的人动手。”

中国强大起来,成为了远在他乡的公民最好的倚仗。

瞿飞翻了翻消息,说道:“估计今晚,这些发消息的家伙,就得丢下项目提前回国了。”

“这么快?”律风诧异问道。

“嗯。”瞿飞说,“打仗啊……不赶紧撤回来,谁知道菲律宾的炮弹长没长眼。”

作者有话要说:不讲武德,耗子尾汁。

第61章

例行出航,因为远在菲律宾的战争,令律风显露出一丝凝重。

工程作业船开到了跨海大桥项目点。

一无所知的翁总工,带队走出船舱开始今天的检查工作。

瞿飞见他沉默,便知道他在想什么。

“走吧,我们先把跨海大桥建设好,再去担心别人家的瀑帕大桥。”

南海隧道跨海大桥的建设,突破了澎洲群岛附近暗礁、狂风之后,变得格外顺利。

虽然是前所未有的超级桥梁,但在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眼里,一切困难都在掌控之中。

他们有全国的研究团队、建设专家作为后盾,几乎每一次导致停滞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跟随建设进度临时改图的工作应当枯燥。

然而,律风投入到这些枯燥的工作之中,就能忘记许多烦恼。

他稍稍抬头,就能见到宁静海面船只航行。

即使见不到南海舰队并排巡航的身影,他也知道,在这片蔚蓝海域有一支强大无比的舰队,在护卫祖国的安全。

安稳的海风吹拂下,战争、炮灰显得尤为遥远。

等他们返程回到陆地,晚饭食堂播出的新闻,正式确认了菲律宾内战的消息。

零星的袭击、四处点燃的战火以及采访受伤民众获悉的组织武装情况,充分说明这不会是一场简单的恐怖组织行动。

分散在菲律宾多个地区,近五个基础建设项目受到影响,暂无人员伤亡。

哪怕是晚饭时间不适合观看的新闻,律风也看得目不转睛。

转到国内的菲方消息,不会太详细,但是“瀑帕大桥被武装分子占领”成为了播报的重点。

被抢夺的跨河大桥,遭到炮弹攻击的兰西工业区,以及并不安定的菲律宾局势,无可挽回地导致了最后的结果。

新闻播报同时,所有参与菲律宾基础建设的员工,将会分批回国。

剩下的时间,就交给了外交部的强烈谴责、声明。

菲律宾战况严峻的新闻,随着新闻联播扩散开来。

无数还在感慨国破山河在的网友,立刻直面了离他们最近的现代战争。

他们诧异地看着这些消息,仿佛感谢里可岛削弱台风利苏的事情,还在昨天。

“怎么回事?菲律宾现在不应该众志成城重建家园吗!”

“就是因为天灾吧……民不聊生,闯王入京?”

“靠,你见过飞机大炮开坦克的闯王?这明明是兵王!”

别人家的战争再激烈,对于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网友,都跟看戏似的,安心在网络上激扬文字,分析战局。

不少人升起了一丝丝悲春伤秋——

原来国外的水深火热一直没变,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头顶空军护卫,身边陆军待命,周围尽是海军巡航,才能坐拥960万平方公里广阔家园,律风深夜回到酒店,发现师兄还没睡。

他正开着电脑,和殷知礼进行视频通话。

温暖柔和的光线下,他眉眼一挑,“爷爷,小风回来了,你可以问问他。”

殷知礼为了建设宝岛的,一直在寻找能够表现出战舰冰冷肃穆的材料,奔走于各国之间。

可他始终关心国内动向,菲律宾开战,中国撤回援建队伍的事情,他立刻知道了。

“撤回来的人里面,应该有国院的人吧?”殷知礼在视频那段格外担心,“他们有没有事情?分批撤离能不能顺利回来?”

战争对于律风来说遥远,对于殷知礼来说,更像是不远的记忆。

自卫反击战未过五十年,中苏交恶、越南进犯的往昔,令殷知礼对战争充满了担忧。

律风走过去坐下,说道:“他们没事,今晚就能回来,分批也不过是分几架飞机,前后不过超过五小时。我都看到准备登机的同事们,发朋友圈跟菲律宾道别了。”

还有心情发朋友圈,看来确实没事。

殷知礼长舒了一口气,靠在椅背里。

“到了我这个年纪,已经开始害怕战争了。”他摘下眼镜,无奈摇头,“能出去援建的工程师,都是怀揣国际主义热血,没事就好。也幸好是这个时候,再晚一点儿,李晴素的乐团可能要出发了。”

“出发去哪儿?”律风诧异问道。

“菲律宾。”殷知礼说,“的音乐会持续到下个月,结束后,李晴素计划带上李佐,先去菲律宾探望援建的队伍。”

音乐家的探望总是诗情画意。

他们仿佛一支音乐下乡的队伍,计划在饱经台风肆虐的国度,用崭新的